
傲慢本身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就是一种存在形式、意识形态。
对傲慢的评判、定义和引起的不适才是需要被看见和疗愈的。
傲慢的另一面是谦虚。如果谦虚存在,傲慢也一定存在,这是必然。
当你定义自己是谦虚时,实际上攻击已经开始了。你在隐性攻击他人傲慢。
当你定义谦虚是一个优秀品质时,就给傲慢打了差评,并一心想祛除或转变它,而不是允许和接纳。
当你这样做时,就否定了傲慢的存在。是强行按下了删除键。被你拒之心灵之外的、不被接纳的傲慢,只能一次次的敲门,渴望走进心灵、被接纳。
人们之所以欣赏谦虚而厌恶傲慢,就是因为被挡在门外的傲慢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敲门”,被小我诠释为攻击而产生的敌对情绪。
谦虚在内,傲慢在外,排斥、分裂的心灵如何平静、喜悦或安心?
傲慢是中性的,但傲慢在小我的诠释下,就会被扭曲、变形。你不可能消灭傲慢,就如同你不可能消灭小我。
这如同愤怒。很多人都接纳了“愤怒”只是一种情绪,是能量,允许自己表达愤怒,却对傲慢依然存在偏见。不是讳莫如深,就是视而不见,或是恼羞成怒。
傲慢不需要疗愈,需要疗愈的是你对傲慢的定义和诠释,并因为这些定义、诠释而引起的各种心理的不适或情绪反应。
同样一句话,A听了觉得没什么,B听了感觉到对方很傲慢,有被轻视的不悦。那么这个傲慢是真的存在吗?是谁定义的?在谁之内?谁需要疗愈?
一个你眼中傲慢的人,也许在他人眼里是谦虚的。无论是谦虚还是傲慢,都有个“小我”在定义它,诠释它,而且是以你喜欢和认同的方式。
谦虚和傲慢是互为镜子,彼此照见。不定义,不评判。傲慢升起时,谦虚也会紧随而至;谦虚升起时,傲慢也快到了。
看到,允许,接纳。静观、觉察、不执。
不听信小我的诠释,不与小我等同。让其来去无痕,波澜不惊。
空中生万有,万有归于空。傲慢,它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同等的完美无缺。但傲慢带来的感受,却是我们要修正的、内在的因。

傲慢不在外,只在内,当你还不能接纳、允许它时,它就被挡在了你的心灵之外,即向外的投射。心灵被分裂、分割后,就会不安、痛苦,这种痛苦不安的觉受是真实的。它被小我冠以“傲慢”而定罪。这是颠倒妄想,虚幻不实的,是小我的伎俩、圈套,是轮回的因。
这是一种自动运行的程序,在身体这台机器上,需要拆解它,才会往“回”走,而不是越走越远,事实上我们被带离、走偏许久了,还在地球上流浪。
2020年4月14日 玄览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您的阅读,是我的源动力,分享智慧,收获智慧。感恩您的点赞、打赏,让爱流经,创造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