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adc9f812d8ae64b9.png)
小时感觉日脚过得最快的时段就是过年那几天。止可惜的是,还没怎么玩儿够呢,初五的饺子倒上桌了。年一过,就不那么自由自在了。
其实大人的下意识又何尝不如此。这不,嘛也没觉得,正月初八倒来了。国人对“八”,情有独钟,瞅着特别顺眼,于是便有了“八仙”,“八卦”,“八贤王”,“八角鼓”,“八拜之交”,“生辰八字”,福气呢则一准是八辈子修来的 ......等等。
正月初八自然也如此。名号多多。
首先在民间,一些老一辈干农活的人会称呼这一天为“谷日节”。这个称呼的由来,则和女娲“黏土造世”的传说有关。想必大家如果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话,都知道女娲是在第七天创造了人类。而当时的人根据这个传说,联想出人类诞生以后,需要种植稻米来补充能量。所以久而久之口口相传,就把初七的后一天,正月初八称为谷子的生日也就是谷日节。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人们难得亲近一次自然。建议谷日节,全家赴花卉市场选购一些观赏作物(市场有售,如“观赏谷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养护这种“作物”。
其次就是开业了。一些商场或店铺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发”之意。愿生意兴隆,四季发财。“八”者发也,自古如此。
再就是接星了。汉族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最后就是放生祈福和“游八仙”了。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鸟和鱼),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贿赂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选择放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汉族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汉族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汉族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汉族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一些地方汉族民间还有习俗,正月初八这一天出远门,俗称“游八仙”。
对了,还有一个“放生祈福”的活动。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鸟和鱼),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贿赂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选择放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哈,热闹还在继续,对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7c13368f3d7c8a5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