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000块的人在关心什么, 都在关心中东局势 ,关心特朗普, 关心拜登。
月薪1万块的人 ,关心什么 ?哪里有好吃的 ,关心网红 ,关心旅游, 关心小资。
月薪10万块的人 ,他们在关心什么 ?关心房价涨没涨 ,老板布置给自己的任务。
你们知道一个月赚100万的人关心的是什么吗 ?其实月薪100万的人 ,他就是关心流量和变现 。他只关心自己手上的这个事情 。
这个曾经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微博上,朋友圈里许多人在关心着哪个明星结婚了,离婚了…… 马云又身价多少了,知乎里前往个问,应届大学生40万+年薪是否合理了?我们的确获得了信息时代的一种好像自己无所不知的表面的满足感,但与此同时,是不是更关心一下自己当下的业绩如何提升,问题如何突破,房贷如何还,才更加重要呢?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关心。一个人在前进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前方,还怕有所遗漏,这时如果四处张望,甚至转过身去看风景,效率自然就会下降。
人性如此,难免贪多,我们很容易对很多事情过分好奇,但如果屈从于这样的本能,效率就无从谈起了。
这便是吴军老师硅谷来信为我们探讨的第二篇:提高生命的效率2:为什么说关注点会造就一个人?
在战术层面,提高效率的关键是专注,而专注的关键则是眼睛不要向四处张望。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其作者罗伯特∙清崎有一次在电视访谈中讲了他的观察。他说,同样是条件不好的家庭,如果遇到了需要做某件事却又没有钱的困境时,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走向。
第一种走向是,这个家庭看到财务条件不支持,就觉得这件事虽然好、虽然重要,但是是做不成的,就此放弃。
第二种走向是,这个看到这件事确实很有价值、很重要,那么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方设法把这件事做成。
清崎说,这就是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区别。如果用我们这封信讲的“关注点”来看,前者其实是把关注点放在家庭条件上,因为家庭条件如何,所以这件事做不了;后者则是把关注点放在要做的事情上,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做成它。 清崎讲,人们总会忍不住看自己的四周,然后就觉得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得有,我已经有了的生活不能改变。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当然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还举了一个事例,说美国的慈善机构每到圣诞节之前都会到一些低收入家庭集中的学校,收集学生们对圣诞礼物的期望。他就发现,有些人想要的礼物是自己确实急需的,比如学习用具;而有些人则是因为别的同学有某件东西,所以自己也想要,比如香水、指甲油或者玩具等等。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事,而不同的关注最终也决定了不同的人。
由此可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一定被家庭条件所限制。用关注的方向塑造自己理解了要专注于一个方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就变得非常重要。当我们开始专注一个方向,我们的目光往什么地方看,自己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用专注去塑造自己。
《富爸爸穷爸爸》中为我们提出的最多的是关于资产和负债的概念,而关于资产,前提是能变现的能为自己产生价值的,比如如果你收购了一家面包店,但里面的磨具是定制的无法二次利用的,那么这就不再是资产,而变成了负债。同理,吴军老师跟我们强调,那些基本不用却还要花精力维护的东西,忍不住要追的剧,离生活太远的所谓“天下大事”,需要很多时间维护的游戏账号……这些都可能是债务,而不是资产。
更进一步讲,甚至有些你花了时间学习、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学了要拿它做什么的一些所谓的技能,也可能是债务。
这最后一点便是向我敲响的警钟,不能再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去专注在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向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学习,一步步靠近,收获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资产!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