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34114/10b1e49e43c944be.jpg)
因为曹门霞客行,知道简书,然后也热血的写了2篇阅读量还不错的文章 。 之前一直觉得自己逻辑、表达和写作都挺好。中学时代写小说的文青,从space 到QQ zone ,都有阶段性书写。我有坚持7年写给好友的感恩系列,也有5年和女儿家书系列,还有关于和家人、自我探知的记录。工作中也是一直属于主动输出观点、报告的。
重回简书,本来想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能不能坚持日更,但发现并没有做到。也体谅每一个收获名或者利的作者真的挺不容易,有观点、有吸引力的标题、精美的图片、逻辑清晰的结构,每一个能被持续点赞和脱颖而出的作者,真的要付出很多。
写完30篇,我的感受是:
1.写作记录了我对感兴趣的点的加长,比如读书、写作、健身、养娃。
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或者找工作填写各种表格时,都会被被填写“爱好”,大多数没啥爱好的情况下就写听歌、旅行、读书之类的,然后了解下具体的情况,就没有下文了。我们好像都被推着推着就没有兴趣爱好了。
我希望自己还能继续有趣、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也能对几个点持续精益求精,拥有长跑的耐心。
比如读书,是我从小就有的习惯,经历了丢失后又找回的过程,希望继续成为我获取知识,于自己内心很好相处的方式。
比如健身,作为一个体育差生,慢慢找到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与自己身体更好相处。
比如养娃,作为妈妈,我不可少的避免参与一个baby的点滴变化,在这个变化中也再次经历自我探索和学习。而本身我个人也有对人的关注优势,养蛙也是给自己提升认知的机会。
2.写作,渡人渡己
在我写作的很大篇幅是关于读书笔记的,恰恰也是因为能够出书的作者本身也代表在数以万计的码字者中胜利的一员,但面对层次不齐的作者,也总会掉进一些坑,也会找到自己很受益的点。能够记录和分享这样的点和时刻,渡人渡己。
3.我还是写不出特别鸡血的标题
尽管懂得很多套路,也理解每个人的时间稀缺和快餐文化,但当我写下“如何持续运动50天”“写作很重要,可财商更重要啊”这类要去说教的标题时候,自己还是事后会很不舒服,然后默默去改了。我喜欢的作者大多没有牛哄哄的标题,但因为长期的真诚,会让读者感知到,然后愿意去阅读。
忘记在哪里看到,你吸收的鸡汤越多,你后面需要修复这些认知的时间越长。所以我想自己也做一个诚实的记录者,而不要用一个标题去误导别人。
查理芒格说他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理性,我希望自己也是。
我对自己的30篇进行了一个小结:
关于个人经历
关于读书
1.关于读书的一些想法
2.读书系列推荐
3.读书笔记
关于运动体会
关于旅行
关于教育
1.我的育儿体会
2.参与正面管教
3.与父母
4.教育案例
关于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