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八885:首阳山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八885:首阳山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00:56 被阅读0次

    首阳山

    《诗·唐风》:“首阳之巅。”《论语》:“饿于首阳之下。”马融曰:“首阳山在蒲阪河曲之中。”一曰首山。《左传》:“宣子田于首山。”《寰宇记》云:“首阳,即雷首之南阜,或称首山。”《汉·地理志》:“蒲反有首山。”《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一曰独头山。《水经注》:“阚骃曰:‘首阳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一曰襄山。《穆天子传》云:“东巡自河首襄山。”一名薄山。《穆天子传》:“登薄山置軨之隥。”一名尧山。《水经注》云:“雷首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俗亦谓之尧山也。”一名中条山。《元和志》云:“雷首,一名中条,在河东县南十五里,永乐县北三十里。”一名陑山。汤伐桀,升自陑。注:“在河曲南。”《寰宇记》云:“尧山,即雷首山。山有九名,亦即陑山。”一名历山,一名甘枣山,一名渠猪山。并见《括地志》。总名之曰雷首山。《禹贡》曰:“壶口雷首。”是山西起雷首,东至吴坂,长亘数百里,故随地异名也。


    〔试注〕

    1、首阳山:全国有五处:河南省偃师区首阳山、山西省永济市首阳山、陕西省周至县首阳山、山东省昌乐县首阳山,甘肃省渭源县首阳山。皆附会伯夷、叔齐故事。

    2、马融:(79–166)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经学家,名将马援的从孙。设帐收徒,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其文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

    3、蒲阪:上古地名,舜的治所城及地域的称谓,即今山西省运城永济。

    4、宣子田于首山:赵盾在首阳山打猎。

    赵盾: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谥号“宣”,故称赵宣子。又别称赵孟或宣孟。

    5、《寰宇记》:《太平寰宇记》是北宋编纂最早、影响最大的地理总志。乐史撰。始修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在《寰宇记》前冠以“太平”二字。

    6、雷首之南阜:《大清一统志》:“雷首,首阳,本为一山。大抵山南为阳,以首阳为首山之阳者。”

    7、蒲反:《辞源》:(蒲坂)地名。故城在山西永济。相传为舜帝所都。原名蒲,战国属魏。秦始皇东巡,见长坂,故加反字。反与“阪”同。汉初置蒲反县,东汉始作蒲坂。

    8、阚骃:字玄阴,生卒年不详,敦煌(今属甘肃)人,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经学家。著有《十三州志》十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地理要籍,已佚,今有辑本。

    9、《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晋时期发现的汲冢竹书的一种,撰者不详,一说成书于战国。

    10、登薄山置軨之隥:原文应是:天子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译文:穆天子向南登上中条山,越过窴軨坂。

    窴軨:diān líng,坂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薄山南。

    軨: líng,古代车箱前面和左右两面的木栏。

    隥:dèng,古同“磴”,阶梯;石级。

    11、《元和志》:李吉甫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地理书。该书以唐代十道四十七镇为标准,分镇记载了当时府、州、县户口、沿革、山川、道里、贡赋、古迹、物产等,反映了唐代疆域广大、国势强盛的实际情况,对于了解唐各地社会经济状况很有价值。此书每镇有图,列于篇首,宋代以后地图散失。

    12、汤伐桀,升自陑:《商书·汤誓序》云:“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先秦两汉典籍中,唯见于此,它书不见。

    陑:ér,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永济县南。〔按〕此传统认为雷首山即陑,宋代始有。近年来根据出土文献上博简《容成氏》的记载及学者考证研究,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附近。

    13、《括地志》:又名《魏王泰坤元录》、《贞观地记》、《贞观地志》、《魏王地记》、《括地象》,是记述唐贞观年间疆域政区的地理书。唐李泰主修,肖德育等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八885:首阳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om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