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说到季氏:他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居然采用天子才能享用的八纵八横六十四人的舞蹈,这样的事情如果都能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
季氏是鲁国国君之下的三卿之一,按照周代的尊卑级别,他家里只能跳四佾。
按照官方的规定,这些音乐舞蹈,在周代可不是随便拿来娱乐的。不光跳舞的人数,还有编钟的规模,都是这个家国同构的社会拿来区分严格有序的尊卑等级的。结果现在不仅是诸侯,连他们的家臣都不守这个规格了,这就叫“礼崩乐坏”。
礼大致可分为礼义 、礼仪和礼容。所谓礼义,就是它的理念;礼仪,就是各种礼的正常仪式;礼容,就是行礼时和日常起居时的内在情感和动作规定。
孔子说礼崩乐坏,就是在礼义、礼仪、礼容这三个方面纷纷脱节,它们既不能在国与国的互动交往中发挥真正的制约作用,同时各国诸侯、卿大夫也不按照规矩执礼,包括在音乐的配合上也由着性子胡来。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鲁国的三家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在祭祀祖先大礼完成后,也唱着《雍》这首诗来配合着撤销祭品。孔子说:《诗经》里有“诸侯公卿作助祭,天子肃穆又端庄”,这样的气象在厂家的家庙里哪儿能找到?
在孔子的眼里,世道确实变了,鲁国本来是周公的后裔,竟然也开始不尊祖制,公卿家族逐渐膨胀起来,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的仁心,那他执礼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的仁心,那他演奏音乐又有什么意义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鲁国人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礼,与其仪式奢华,不如俭约务实。对于丧礼来说,与其完备周全,不如内心悲哀。
这两段话,其实是孔子讲述自己对礼的认识的核心。礼和乐当然都是外在的形式,是为了让内心真正的感情有一个表达和寄托。
从源头上来看,比起强调礼乐和等级,孔子的学问更强调的是仁。换句话说,相比繁琐的仪式,他更强调的是真心诚意。
3.5 子曰:“蛮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说:蛮夷之国虽然有君,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呢。
孔子在这句话上可能包含有明暗两层意思,明面上是一层意思好像是说周边的蛮夷邦国,虽然有君而无礼,不如中原;暗中意思也包含对“诸夏”的批评,也就是继承周代分封来的中原各国目中无君、违背礼制。
在孔子那里,国不可无君,更不可无礼,这是他社会理想的核心。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要去泰山祭祀。孔子对冉有说,你能够阻止挽回这件事情吗?冉有说,不能阻止。孔子发出浩叹:呜呼,难道泰山的神还不如(向我问礼仪的鲁国人)林放吗?
冉有在季康子家中当了家臣,帮季氏处理政务,主要是管钱,比如田赋改革、聚敛财富。
感想:孔子太讲究礼制,以为用礼制可以束缚“僭越”之心。但真的能束缚吗?我以为用礼制不行,“僭越”是因为内心的膨胀,如果礼制能够起作用的话,也得看野心有多大,如果已经不将礼制瞧在眼里,估计也已经到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境地了。
正如孔子自己所理解的那样,礼和乐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如果这种表达只是礼制上的“僭越”,也许可以不用拘束于社制。如果内心已经没有了这种表达的需要,那么礼制又有何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