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了一位2019的应届生客户。本来想先微信沟通几句,客户表示自己的情况很复杂,还是电话沟通比较合适。

通过10分钟的沟通了解到:客户找了1个月实习工作了,眼看秋招也快结束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很小的互联网公司,从事的是产品助理的工作。
作为一名本科双985学历,硕士211院校的知识型人才,这样的情况让她无比失落。
经历了数次的网申,但是回复聊聊无几,甚至少有的面试机会也直接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了。

客户觉得没有发挥好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很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是个内秀的女孩儿,善于数据分析,倾向观察,倾听,思考,但是不善于总结。这一点从她的简历里面也确实有很多的体现。
1、自我评价。比较泛泛而谈,没有紧扣岗位要求。
2、实习经历:她只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hr是否能看懂复杂的“基站程序”表达方式。
3、学习背景:3个不错的学历,只是做了简单的堆砌,没有形成任何的内在联系。
................

而面试现场是:十个候选人都在努力表现自己,所以她毫无意外的淘汰了。
这样做的结果让她觉得有些失落,一方面对于职业的认知一直比较模糊,读了三个学位,但是好不相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另一方面如何通过一份好点简历获得名企的面试机会好像也无比渺茫了。
所以,她说:秋招如果还是错过了大企业,实在不行我还是继续读博吧!真是有些震惊到我了。

脱离了专业优势,又没为这个做好准备来迎接新的职位挑战,最放松和自然的状态出不来,原有的优势和能力也被限制住了,所以她看起来状态比较糟糕。
我该怎么做,客户有点歇斯底里。那一刻我能理解她
NO.1探索职业目标
由于研究生阶段她主要是在从事研究工作,对外界完全没有熟悉。所以我建议她先设定职业的标准,再进行一些探索。

目标设定的顺序为:行业-职业-企业。
NO.2找到JD
很快她给我发来了几个职位,都是关于校招的产品岗位和互联网企业的管培生岗位。

NO.3加强面试训练
然后,针对她面试怯场,我为她推荐了他们大学的JA中国事业启航课程,这个是免费的,JA中国通过与工商界和教育界合作,在大、中、小学开展一系列课程及活动,旨在帮助到有理想的年轻人。

NO.4简历定制
最后,通过详细的职业访谈,梳理了她的个人优势和能力清单,合理的匹配了她的产品目标岗位要求。最终版简历只缩减到了一页。
明天晚上就去宣讲会,真是个行动达人呢!
经过了沟通---规划----价值观确认----简历定制,小客户非常开心,一口一个谢谢,而且刚好第二天晚上就有某知名企业的宣讲会,里面就有她比较青睐的产品岗位招聘。所以她都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了。

写在最后
简历定制,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角色安排,套路一样,但每个求职者又是非常独立真实的个体,我们尊重客户的差异性,同时也要突出与职位的匹配度,所以结果是好的。
每一次纠结与焦虑都是修行,如果你把这次体验就当成一个机会试试自己,那结果怎样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放下之后,带着轻松心态再看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