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就是与自己相处的方式。”
真正看见孩子,才能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晚上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我把他的鸡蛋羹往米饭里面倒了一点,他就哭闹起来。我猜他是嫌我破坏了那个鸡蛋羹,因为那个鸡蛋羹是一个小盒子装起来的,圆圆的。
我稍微哄了一下,但是没有止住他,他反而闹得更厉害。我一下子急性子就起来了。一把把他从餐厅里面拉起来放到地上,他就是就坐在地上倒在那里。我就任他倒在那里,哭了大概有5分钟。
我心里想的是我已经哄你了,怎么这点事情你就唧唧歪歪的,烦不烦。5分钟后我就把他从地上抱了起来,拍了拍他,把他安抚住了。后来他也乖乖吃饭了,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回头我在想这件事情,其实在他吃饭的那会儿,他有诉求我没有看到。他一直都是想自己吃,但是我总想干预他喂他。所以动作过于急躁。最终惹怒了他。
而我还一直以为是他不听话。
你看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今天刚好也听了桐妈的分享,我要改变,要尊重孩子。是啊,是我自己心里有了魔,是我自己心里有些着急。说好的陪伴呢?
《看见孩子》书里说:育儿不是为了消除“坏”行为,用奖励和惩罚塑造行为实现顺从。而应该是通过看见孩子,理解藏在问题行为背后的是一个需求未被满足、迫切需要理解的孩子,从而去支持这个孩子,实现好的本心。
养育孩子也是培养耐心的过程,养育就是要尊重孩子本身和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关注我们自身和我们的需要。应该在被看见,被接纳,被尊重,被信任的环境中,如其所示的长出他们独特的生命模样。
真的特别的幸运,我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把自己好好养一遍。
通过孩子照见自己,疗愈自己,成长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