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情感博主那里看到这句话:合不来的人,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如果我跟别人合不来,面子上的工作我都懒得做。本来都合不来了,还要装的彼此还可以,装给谁看呢?
我对这句话有所感触,是因为有人将这句话用在了我的身上。
大概事情就是,公婆知道我过生日,但是从来没有祝福过,十多年倒是无所谓了。这不今年建了个大的家人群,有我自己的父母,也有公婆。然后我生日那天,就只有我的家人祝福,公婆自始至终连个表情包都没发。
反正也是不在意的人,我也没提这个事,估计这两人后来反应过来了,毕竟一贯在我爸妈面前,他们展示的都是通情达理的公婆形象,估摸着想起这茬了,就冲着我爸妈的面子,在第二天的时候,又给我发信息,说公公是因为什么事忙到看到了群里的信息没空回,婆婆是因为什么不会发微信的原因。
敷衍到让人无语,还能说什么呢?我也只能客气着说,没事,谢谢。
公婆对我的生日,包括对我这个人,都是面子功夫,相处了十来年还是知道的。
我本想快速结束这个无语而莫名其妙的走过场,但他们自己还嗨起来了。一唱一和地说什么,哎呀,看儿媳妇带娃都瘦了……带娃哪有不瘦的,天天洗衣服做饭的……老头子你就是没带过娃,不知道带娃的辛苦……哎呦,带娃不容易啊,我当奶奶的带孙娃娃时就累的很……
这就是我不想跟他们废话的原因,三句离不开夸自己,好像在夸别人,实际就是想说自己带孙子的功劳。
还能怎么无语下去?
刚结婚的几年,我碍着面子,给他们买过东西,然后一群农村老太太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喜欢这样夸我买给他们的东西:拿出去给人看,都说街上没有卖的,你儿媳妇真会买……你买的很合适我……
这似乎是非常和谐的画面,但实际上呢?我婆婆转头就会将当着我面穿了一次的衣服,送给穷亲戚,还对那亲戚说,自己根本不喜欢这种款式。我为什么会知道,是穷亲戚的家里人聊天时建议我给婆婆买别样款式衣服时,不小心说出口的。
合不来的人,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我真是做不到,所以我已经不给我公婆买东西了。
还记得村里亲戚结婚的时候,那个儿媳妇跟我差不多高,比我还漂亮很多,还要被他们反复多次说到,那儿媳妇娶的不值得,配不上他们家族的那个男生。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有几次都是主动问我觉得男生娶的那个媳妇是不是样貌不怎么样?第二次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忽然觉得,他们这些农村公婆真的是不可貌相,外表看起来都是通情达理的,也不说自己儿媳妇的坏话,就算评价自己的儿媳妇也是正面的。
但是,当他们拿着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来问我时,第一次我竟然还傻乎乎地给出了自己的想法。直至我终于知道,那些提问,就是对我的一个警告:你看,在他们的标准里,你配不上我儿子。
所以,我很不喜欢回老家,觉得很反感,总是用一种面子上过得去的做法,去传递真实的恶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