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望普陀山

回望普陀山

作者: _玉_生_ | 来源:发表于2023-07-08 21:03 被阅读0次

姓名:玉生

时间:20230709

持续打卡【第2441天】

1、早起:5:03(连续早起1222天)

2、运动:俯卧撑20个,步行过万。

3、读诵:《大学》、《孝经》、《了凡四训》、《致良知》。

4、饮食:晚餐是肉馅馄饨,今天吃肉了。

5、感谢:感谢祖兵学长和太太中午请客,深入交流企业因项目导入带来的持续影响,及亲子教育方法等;感谢晓光失去报恩寺修缮工程;感谢扬州衡医生提前空出时间给儿子调整身体;感谢胡姐姐分享致良知白老师讲课;感谢靳校长关注助学事宜;感谢陈红姐对接内训项目。

6、反省:有时过于冒失出手太猛,已然违背我的性格和习惯做法,带着有求的心本就失了偏颇,复杂事务必须理性优先。

7、扫除实践:

【日扫一地】擦地、洗马桶、洗衣服、洗车。

【日捡一方】外出捡垃圾两个小时。

【日整一处】收纳洗好的衣服。

【日舍一物】觉察自己的贪念,克己。

【日悟一理】

普陀山徒步结束已经一周了,因接续忙于武汉扫除道公开课及返苏后的相关事宜处理,推迟到今日才回望这一路。看到每个人都因为这一程得到身心磨砺、得到成长和提升,很欣慰。我还把有的伙伴写的总结分享给别人学习。

直到现在,我似乎都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发起这次徒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七位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会与我同行此程,更不知道,徒步会找回什么,会走丢什么,会收获什么。

关于缘。我们七人七天时间完成徒步,聚焦到一个缘字,佛教常把缘解释为"因果",表示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缘"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引导着众生的生命轨迹和相互关系的发展。在佛教经典和教义中,"缘"有时也被称为"缘起",指出一件事情或一个现象的存在是由于无数的因素、条件和因果的交汇而产生的。因此,佛家讲的"缘"强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责,并意识到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会影响到他人的生命和命运,甚至影响整个世界。

关于苦。这一程有一定难度,大家也是吃了一些苦,长途跋涉伤痛隐隐、烈日高温体力忧忧、食不满腹饥肠辘辘,所有这些苦都只是身体的一些承受。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精气神不足,生命状态不好,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苦的不够深!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農不开,人们只知道凤凰可以重生,却忽略了它在烈火炼狱中挣扎的环节,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无药可救过,心不死则道不生,人的末路就是神的开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不苦,只是内心足够大强没有外显而已。吃苦了苦,受难消难。更何况,也许你现在觉得的苦,对于别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对于将来的你来说一定是一笔财富:

关于向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自己的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善良,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有善良的存在,只是认知程度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有一个故事,说一位老和尚,发现水缸中掉入了一只蝎子,便出手救它。没想到蝎子却蛰了他的手,但他还是下手把那只蝎子救了出来。看到的人不解,问道,它都蛰你手了,你为什么还要救它。老和尚安然答道:蛰人是蝎子的本性,而善良是我的本性,所以我要救它。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那就让我们选择一心向善,选择做个好人吧。因为善良的人比伟大的人更可敬。《太上感应篇》说,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关于当下。脚下曾踩过的路、身上经历的雨、眼里看到的景色、手拿感召来的食物,甚至我们一路所遇之人,途中所经之地,可能今生都不会再相遇了,彼此都成了过客,于每一处景、于每一个人、于每一株草,于每滴雨,更于我自己……,我也是自己千百次轮回的一个过客,这些都终将被时光所遗弃,而且是遗弃所有,无论是喜是忧,不管是否接受?与时空相比,我们就像一只在花丛飞舞的蝴蝶,就像一颗悄然滑落的汗滴,一会就不见了,而且再也找不到了。行程中的某一瞬,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 我们想要的只是眼前和当下,根本不在未来和远方,正所谓“当下之外无人生、自己之外无世界”。曾国藩有一句座右铭——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当我们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时,内心会感到纯净与安宁,感觉自己超越了日常现实,超越了时间与自身,甚至会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忘记了时钟的指针在走,也会逐渐放下曾经难以摆脱的焦虑,甚至痛苦。其实,在喧闹的世界里,只有心有所定,专注做事,才能成为最终达到理想的少数人。 佛家讲“戒定慧”、儒家讲“知止定静安虑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这就是恒持刹那的本意。其实,你现在所拥有的,是那么的美好,你应该发现,更应该珍惜和把握。


相关文章

  • 写在冬至

    转眼又到冬至,一年马上又要结束,新的一年马上又要开始… 昨天去了普陀山,一年一度,祈祷来年顺利… 回望过去的几年,...

  • 废邮之三:致《普陀山文化》杂志社

    《普陀山文化》杂志社诸位同仁: 钧鉴。 我因有亲友在普陀山上工作,故阅读《普陀山文化》有年。觉得就刊物本身而论...

  • 共情

    我今天要去普陀山,昨天我女儿看完电影,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我明天要去普陀山就开始哭说,妈妈,我也要去普陀山...

  • 妙莲老和尚:普陀山这两处圣境你知道吗?

    最近有个特殊的因缘,我要到大陆普陀山一趟。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的确不可思议,菩萨的境界嘛! 普陀山上有三大丛林——...

  • 普陀山的树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 其实,再去普陀山也是偶然,到了宁波,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普陀山-又一个想到了就去的目的地。 普陀...

  • 【去普陀山】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普陀山玩。 我们先开车去了普陀山停车场,然后坐轮船去普陀山。我们在那里买了两张票和...

  • 葫芦岛之行——生活

    记忆中,葫芦岛与普陀山很有渊源,1963年之前,这里隶属于普陀山。小时候从普陀山前往沈家门,需要在短姑道头搭乘葫芦...

  • 游普陀山

    今天,我们一家去普陀山游玩。一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等我们到了普陀山,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 普陀山果然不同凡响,...

  • 佛教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也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

  • 妙莲老和尚讲故事:普陀山传奇

    最近有个特殊的因缘,我要到大陆普陀山走一趟。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的确不可思议,菩萨的境界嘛!普陀山上有三大丛林——前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望普陀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uj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