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
年入百万却为钱焦虑?

年入百万却为钱焦虑?

作者: 艾伦正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19:14 被阅读73次

    近期在简七理财上读到一篇文章,有一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一年各项收入加起来差不多30万刀,且各项保险齐全,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家庭开支也不大,按理说,财务状况相当不错,该是令人羡慕的高净值人群,但她仍感觉没有安全感,如果每月没有达到一定金额的储蓄,心里就会不踏实,在商场面对32刀的口红时也十分纠结,甚至这种心态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了。

    站在吃瓜群众的立场上,会感慨土豪的世界我们不懂,明明拥有了这么多,还这么矫情,年入30万刀即使在美国也足以跻身中产阶级了,还在这愁容满面,实在太虚伪了,还让我们这些屌丝活嘛。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和其存在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呢?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们普遍认为收入越高,消费也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然而,残酷的现实无数次证明这种观念是站不住脚的,收入和支出似乎并不同步。有的人明明负债累累,却仍然是买买买的“剁手党”,哪怕信用卡早已刷爆;有的人腰缠万贯,经济状况很不错,却抠的要命,

    活脱脱一个“葛朗台”。有人说,在当下的中国,医疗体制不完善、养老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不公平让无数新兴中产阶级有钱也不敢消费,甚至还在筹划移民。可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美国,是很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仍然有着这种焦虑。消费和支出是否增加,取决于当事人对生活的态度。无关贫富、无关国界。钱只是我们用来进行交换、来换取更多生活需要和幸福感的工具。

    之所以对这篇文章这么关注,因为笔者或多或少和文章中的人有相似之处,当然我没有她那么优秀,也没有那么高的收入,但是在对待钱和生活的态度上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记得我在《三十而立还是三十而虑》系列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焦虑,越成长意外着责任越大”。刚工作的时候,我常常想要是自己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屋、能攒到多少多少钱那该有多好。可当自己真的达到这些目标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感到轻松。诚然,年轻时的烦恼对于当下的我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了,但年轻时定下的目标真正实现时却也让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随着个人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欲望也在不断提高,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新问题也在不断的产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自身能力无法应对当下的局面时,焦虑便产生了。

    事实上,我和文中的人一样每月如果没有储蓄一定的金额,或是当月支出大于收入时,便会莫名惆怅,也同样面对一件质量不错但价格稍贵的产品时纠结半天。这种心理也许是我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和我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里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状态造成的。或许在那个阶段我不得不这么做,但当我完成后进入新阶段时,却没有很好的转变角色,仍困守于当时的天地。

    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本,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展副业,积极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寻找更多投资渠道,同时尽可能降低开支,使结余不断增大。在不断扩大积累的同时,却忘记了重要的一点:理财绝不是让你去过“苦行僧”般的生活,不是让你从“月光族”走向“守财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更不是让一笔越来越大的钱躺在账户上,而是让你更有规划、更有理性的去消费,通过对资产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让生活过得更加从容和潇洒。财富是思想的产物,是我们对现实世界认知的投射,当你对世界的认知提升了财富也随之而来。

    当我再次面对一件我中意的产品时,我会想我拥有后是否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理舒适度,是否会给我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我非常喜欢文中的这一段话:“很多东西我们有一百种可以计算它值不值得,也有一百种方法去感受它的值得。如果你心里执拗的,是无法坦然享受一个昂贵的支出,那么现在最应该让自己拥有的,不是钱,而是坦然地感到自己值得美好的心态”。或许,我们应该不定时地从繁冗的琐事中逃离出来,去自由的旅行、去看一场精彩的电影亦或是在咖啡厅里度过悠闲的下午茶时光……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与其焦虑着焦虑,不如追求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入百万却为钱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wu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