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位于介休城东北方108国道旁边。南下的三晋母亲河-汾河,从其旁边流过。十几年前,政府在这里截流了一部分汾河水,征用了一些农村的滩涂耕地,在这里开发了一块湿地公园,它就像千里汾河长串上掉落下来的一颗珠子,晶莹明亮,灵动耀眼。
下了大运高速公路的介休出口,出了高速收费站,往北偏西方向经过第一个红绿灯口,可见马路两侧耸立有两个约十米高的盘龙华表石柱。这就是介休城区的南大门。车再往前开,就进入了横跨南同蒲铁路和山西碳素厂铁路专用线的六百米长的公路高架桥,这就是介休城东三贤大道的起始端。下桥后沿三贤大道继续一直往前,再走约七公里,往孝义方向拐的道口上,也就是三贤大道的尽头,就是湿地公园的大门,一块巨石,耸立于公园门口。上面竖写一列遒劲的行书大字:山西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旁边是同名的英文。
公园门口的园名刻石进入园区,迎面是一泓清澈的湖水,驻足湖边,看着湖水中映着的蓝天白云,亭台水榭,婆娑的树木。以及不时掠过湖面的水鸟,同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你会顿感心旷神怡,格外的舒爽。
碧波荡漾的湖水,对面是蔚乡桥和妙应塔沿湖边路往左行百来米是三贤广场。
三贤广场介休历史上出过三位名人,一位是春秋时期曾经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一位是汉朝的江湖士子领袖郭林宗;一位是宋代出将入相四十余年的文彦博,因此,介休被称为三贤故理。三贤广场正面的大型石雕墙,雕得就是这三位贤者的像。旁边有简单的介绍,和文人们的赞美诗词。
三贤简介刻石三贤石雕墙广场对面是一字排开的六根大石柱,上面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石柱到三贤雕像墙基座的台阶下,是一条一米多宽,刻着清明二字浮雕的石雕大道,这是彰显介休清明节文化的一种直观形式。
我们汉族清明节祭祀先人的习俗就是起源于介子推不言禄,背负母亲于介休绵山焚身的故事,他们的事迹这里不赘。
三贤广场边上的雕花石柱从三贤广场出来,沿湖边路继续前行,信步漫游于园中,曲径通幽的意境,湖光山色的雅趣,让你流连忘返。在游览中,你会发现:春天芳草鲜美,鸟语啁啾,堤畔杨花舞絮,湖边绿柳垂丝;夏季万花盛开,花香阵阵,蝶舞蜂飞。绿树葱茏,浓荫蔽日。荷花池中荷叶田田,莲花迎风绽放,玉立亭亭。阵阵蛙声入耳,股股清风拂面;秋天来这里,你会看到各种名贵花木摇曳婆娑,姿态万千,浓绿的树叶在秋风中褪去了绿色,换上了淡装,有的则恬淡地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随风飘落,魂归大地。傲霜的菊花则在秋风中盛开,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生命力,龙爪、蟹腿、绣球、金珠、重楼、瑶台、金华、玉女……等等名目繁多,让你目不暇接。不知名的水鸟在湖面时而俯冲掠水嗛鱼,时而斜飞入林寻巢。水面上蜻蜓点水,草丛中蟋蟀争鸣;你如果冬天来这里,则别有一番景致,冻结的湖面晶莹剔透,坚贞如玉。各种楼、台、亭、榭,塔、桥、碑、石,没有了绿树浓荫的遮蔽,尽情地显示出它们的姿态魅力。飞檐翹角,曲桥回廊,有的巍峨高耸,有的秀雅玲珑,有的沉稳厚重,有的腾跃欲飞。月洞门内,偶见少女赏雪,曲栏桥上时有游子迎风。枯树枝头,鸦雀成群饶舌。銘史碑前,文士独自驻足。
蔚乡桥 蔚乡桥 妙应塔妙应塔近景 清明广场望亭 清明广场天壶雕塑 卧石-清凉宝地 卧石-清同煮茗 原市委书记秦**所撰《清明赋》碑刻
园中众多的铭牌
除了仙境般的景致外,园区里还随処插着不少制作精美的彩色木牌,你驻足细看,发现这些木牌上写的不是告诫游客禁止践踏花草之类的内容,而是对历代介休名流雅士,地理特产的介绍。使游客在不经意的浏览中,了解了许多介休的人文历史,这又成为了游客了解介休的一扇窗口。
义棠铁器介绍 清代官商范毓缤介绍 冀以和介绍此外,还有对公园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土壤情况,以及公园建设过程的详细介绍。
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 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是介休人休闲游览的最佳去处,但由于其距离市区较远,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步行着去游玩。只有有车族在周末假日,开车带着家人去享受一下这一方湖光山色,以消遣世虑,放松身心,所以平时去的人很少。但不时有知道有这么个好去处的附近平遥、灵石、孝义的一些人,开车过来游玩。
游人稀少的特点,正好能让你不受打扰地尽兴游览。你可以享受一下中央接待外宾时让其独享景点风光的感觉,奥巴马独步长城,特朗普专游故宫就是这种待遇:禁止他人去,专请一人来。这里倒好,不需禁止,游客本来就十分稀少。
写到此,不由得想打油几句,以结束本文:
诗酒湖山毕世求,江南唯忆是杭苏。
家乡有此桃源地,不必舟车去远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