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人。
“仁”是孔子文化思想的核心,但却很难被轻易的界定和解释,这里我们探讨“仁者”状态中的一种——田园。
单从田园这两个字来看,都是有边框的,也代表着有边界的生活,人年轻的时候总希望生活没有边界,希望辽阔,希望任性,希望人生的各个领域都能混的有声有色、志得意满。然当千帆过尽、历尽浮华才发现,原来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内心的平和与简单,于是,田园便成了许多人心之所往、理想的不二之选。
正如君子和小人不是两类人,而是一个人体内的两种状态一样,田园也并非一定是乡间田野、溪畔河边、亦或是室外桃源,田园是一种心态,一种感知,真正的田园是一个人放下了身段,卸掉了名分,看见了生命自我,才回得去的地方。
田园其实也是一种回归本心,不似“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的那般试探与掩饰,也不是“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的那般矫情,而是“把酒话桑麻和还来就菊花”的那般洒脱与坦然。
“仁”的状态也就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状态,寻常日子一旦有趣,就变得兴趣盎然;平常的生活一旦有心,身边处处都是田园。也许是静谧的深夜、也许是熹微的清晨,也许是人流涌动的天桥,也许是那个每日路过的街角。
田园,也不独属于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这些诗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园,每片田园里也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