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加拿大患癌妈妈看德国医疗

从加拿大患癌妈妈看德国医疗

作者: 亚非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18:30 被阅读0次

    最近一名身患晚期癌症加拿大年轻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流泪痛诉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看病拖沓,导致她最终患上了癌症晚期。这段视频发布后,得到了众多外国网友和媒体的关注。

    这名33岁妈妈名叫玛丽莲·伊内兹(Marilyn Inez),她是一个四岁女孩的妈妈,在几年前因为身体不适想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但是由于一直无法预约到家庭医生,在医院挂了三次急诊却只是被敷衍对待。伊内兹称,等她终于预约到医生的时候,她得到的却是她肛门附近的小息肉已经转化成了癌症晚期的诊断书。伊内兹在视频中表示,目前她接受了多次骨盆放射性治疗使她“停经,不孕”。伊内兹在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的情况下,在今年1月开始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等来的是今年7月才能接受心理咨询的通知。

    伊内兹令人心碎的遭遇也包含了德国医疗保健系统中面临的所有问题。比如缺乏家庭医生,等待周期过长,急诊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和资源短缺,医院医疗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极度短缺等等问题。所以,缺乏幽默感的德国人也自嘲的说,我等待医生的时间足够我自学成为一名医生了。

    我女儿十个月大的时候,在托儿所感染了两种病毒,出现了拉肚子和咳嗽的症状。于是,我们按头疼发烧这种普通常见疾病去看儿科医生。按照常规流程,我们通过电话预约,等待几天后接受了医生的治疗,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药水。拉肚子医生判断是病毒引起,只是给了我们一张饮食注意事项的宣传单就打发我们回家了。期间态度和蔼的告诉我们,如果二周后没有好转,我们可以再过来。就这样闺女的咳嗽和拉肚拖延了两周后。我们再次通过电话预约,第二天接受了医生的治疗。医生态度和蔼的给我们开了另外一种药水,让我们如果二周后没有好转再过去。 就这样反复持续了近二个月的时间,期间闺女从咳嗽发展到哮喘,从而不得不紧急住院治疗。最终我们拿到儿科医生开给我们的医院转院单,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闺女直接上了吸氧机,同时必须24小时监护,防止缺氧猝死。近2周后才得已康复。现在,我们女儿只要感冒咳嗽就会伴随哮喘。我们一直怀疑是十个月时留下的后遗症。

    的确,在德国不会像这位加拿大妈妈这样预约家庭医生等待2年的时间。可是由于德国医生短缺,导致病人约看医生必须做好等待2到3个月的时间准备,有可能轮到你的时候症状已经消失了或是恶化了。当你的身体出现症状了,你需要先去你的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做一个检查。如果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诊断认为你需要去看专科医生,才会给你开专科医生转院单。在专科医生那里继续排队,轮到你的时候癌症早期变晚期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如果情况比较紧急,可以直接去医院看急诊。但是德国的急诊并不是你想看就可以看的。在德国急诊室门口挂着一个标识鲜明的说明通告表示,急诊室应对的是危及生命的病例,或者如果患者未得到快速治疗,则预计会对健康造成永久性损害的疾病。比如,高烧40度以上,在发生严重流血事故或心脏病,中风后,再来急诊求助。

    我的一个朋友Dr.Y在公司上班时突然腹痛差点晕过去,自己打车赶到一家综合性大医院挂急诊。找到了门诊,门诊说,先去急诊挂号。跌跌撞撞的自己忍着剧痛去挂号的地方。排队取号挂号。在回到门诊处等待。悲惨的从大约下午3点到医院,等到4点半时被告知,今天病人太多,他有二个选择,一是换一家医院,或者是可能等到下半夜。小杨心想不能死在门诊等待室吧,只能挣扎的打车去医院推荐的另外一家医院。当然,接下来还是无情的等待。直到晚上7点终于见到医生,诊断是胆囊炎发作,开了一盒止痛药和一份专科转院单。 小杨又跌跌撞撞的坐车去夜间值班药店拿药,折腾到晚上近10点才回家。疼痛好像也慢慢的他漫长的等待中神奇的消失了。就这样,一个大好有为青年在公司热情留用时,死也不考虑留在德国了。

    德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咋一听多好的福利啊,可是你知道每月工资要扣多少保险费吗?德国全民医保的典型特征就是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多少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而他们享受的医疗服务没有差别。说白了就是,一个失业者和一个月工资4000欧元的人交的保险费虽然不同,但看的是一样的医生,吃的是一样的药。 这是一个典型劫富济贫的保险制度!不是咱们国内那种钱到你的医保卡上,你可以用自己医保卡的钱和病症情况自主选择是去三甲医院或是直接药房买药。在德国每月上缴的保险费是统筹了,也就是没了。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发表的研究表明,自东德和西德统一以来,公立医疗保险在每个受保人的人均支出显着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了缴费者的收入。因为常规药品的价格越来越高,社会老龄化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公立医保自1991年以来就入不敷出。如果这种不良趋势不能被阻止,那么现在工资缴纳社保保费的40%上限可能会被打破。就在如此高昂的医疗保险情况下,德国也不是所有看病都不要钱的。1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所有的药都有一定的自费项目。另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处方药划归到完全自费的非处方药。

    我们在评价国内民生问题时经常提及 “看病难、看病贵”。可是等你走出国门一看,发现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免费医疗尽管占据着一定的劫富济贫式的价格优势,但预约机制下漫长的等待时间往往会耽误病情,酿成悲剧。

    最后总结,有啥别有病,生死有命自求多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加拿大患癌妈妈看德国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gn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