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底层是城投非标债权的标债,也不可能轻易违约。
前段时间因底层资产逾期,差点违约的某标债,现在已成功上岸。
10月24日当天,该非标全额兑付,本息已到打到信托账户。
整个时间线是,该标债底层债权20日到期,24日兑付,标债本身27日到期,未构成违约。
也就是说投资人买的产品是27日到期,产品去投的项目20日到期,钱24日才打回来,拖了几天,但也赶在产品到期前到账,因此产品本身并没有逾期。
先说明一点,该产品为ABS,属于标债,但底仓是非标,与我们常说的标品城投债不同,我们说的标债底仓也是标准化的城投债券。
是标债,就不能随便违约,挤也要挤出来兑付了,因为一旦标债违约,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
就拿这事,虽说是非标转标的ABS,但没解决好也会给地方的信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外面的人看到类似新闻,还以为您真有啥,信誉损伤成本伤不起啊,地方也是爱惜羽毛的。因此小作文一出,4天内就快速解决了,以实际兑付来终结所有质疑,就是最有力的办法。
抛开城投债来说,国内市场发行上市的企业债券,整体违约率都不高,哪怕是加上民企债券,整体违约率都控制在0.2%左右。虽说近两年地产债违约率有所增加,但也是在力保,就像恒大境内公开市场债券,也是在恒大财富暴雷后一年才正式违约。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各类企业不会轻易在公开市场违约,因为太透明,这玩意只要你迟了一天,也隐藏不起来,交易所直接就给公开了,代价太大,企业实质性违约成本高,大家都不敢乱来。
对于地方来说更是如此,地方如果非标出现流动性风险,那可能只是小范围的波及,而标债若是出现“技术性”问题,那无异于是向市场投放炸弹,这时候报道来源就不是小作文的形式了,各大媒体都会来插一脚,公开的明明白白,到时候整个省的信用都可能受影响,那这个区域或平台,就真成了罪人,料想谁也不会想当这个“出头鸟”。
因此这次哪怕是肚里装着非标的标债,也得守住底线。
底层为非标的标债都在力保,那我们常说的底层为标准化城投债券的标债,安全垫就更高了。
这整个事件连起来看,就是虚惊一场。非标兑付虽迟但到,也算是保全了脸面,可见信仰还是那个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