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的痛苦不是因为和他人的争辩,而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执念,因为你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所以才看不清这个世界。
大家好,我是發姨。
今天我要写的是《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出自于道家典籍《鶡罐子·天则》篇,后来被禅宗汲取,将其认为是众生不能觉悟的原因。
那什么才算是一叶障目呢?在庄子外篇的秋水中曾给出过这么一个解释:秋天的雨水降落溪流后,溢出的溪水就会涌向江河,在千百条江河被溪水填满后,又会一同灌入更为深邃的黄河,而黄河就像是无底洞一样,面对四面八方奔腾而来的水流,全部都照单全收。每当这个时候,黄河中的河泊总会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天河,藐视那些与它相差甚远的溪流。这一天,河泊顺着水流向东走去,一路来到了北海尽头,在它看到大海的那一刻,突然发现广袤的大海还串联着千百条如它一样的江河,它这才收起得意的神情,对着面前的海神喃喃自语:我认为自己足够深邃,从而去嘲笑溪流,原来我也只是一条溪流,小丑竟是我自己。其实这个就是一叶障目,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或许被生活限制,或许被视角限制,或许被执念限制,总以为自己看得清楚,实际上这种想法却让自己变成了一种麻木懵懂的状态,为了自己的观念而争吵,为了自己的立场而争辩。看似是看见了世界,实则只是看见了一片树叶。紧接着,河泊面前的海神说了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叫做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面对井底之蛙,不要谈论大海,因为它看不到。面对夏季昆虫,不要谈论冬天,因为它感受不到,面对偏执的人,不要谈论大道,因为它想不到。说到这里,海神突然话锋一转,如今你看到了大海,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所以你不同于它们,我们倒可以谈论一下大道,那什么是大道呢?
首先,人类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时代的约束,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是一叶障目,包括号称圣人的孔子,甚至是三皇五帝,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眼中的真理,眼中的世界真相,其实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臆想。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后,看到属于自己的大海后,才有可能跳出这种固化的思维。同时,为了避免被误解,《秋水》的作者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路过一个叫做匡的地方,结果刚刚进入荒地,一群宋国人就包围了孔子,一心要娶孔子的性命。但孔子不仅没有担心,反倒是拿出长琴开始就地演奏。于是子路就问:老师为什么这么放心呢?孔子说,我从创立儒学之初就多次深陷困境,我一心想要得到,却始终没有突破,这是因为我放心或不放心吗?不是,这就是命运。在尧舜时期,天下都是聪明之人。在桀纣时期,中间遍布止于坚之人。这是人所能掌控的吗?这个就是时运。困境是命中注定,顺境是时运而成。因为明白这两个道理,所以才有了圣人的临危不乱。除此之外的大多想法,其实都只是一叶障目,被一时的顺利或是困境所催生出来的假象。没过多久,突然有一军官赶来,原来是他们将孔子认成了陽虎,最终军官道歉,孔子的队伍脱险。
那明白自己的局限后,我们应该如何触及大道呢?
人类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我们才制定了大小,美丑,好坏来帮助后人认识这个世界。但问题就是,我们认知局限下所创造的量词同样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所以我们认为的好坏大小总是在不断变化,于是才有了那句: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当我们明白这种局限后,该如何定义这个世界?因此河伯又对海神说,我以天地为大,以毫末为小,这样可以定义世界的大小。海神说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悖论,就像你河伯一样,人类必须要用量词来定义世界,但偏偏量词又无法定义世界。这个世界的万物根本没有大小好坏的区别,得失没有标准,时间没有尽头,甚至生死也没有区别。说到这里,就有了《齐物论》的味道。抛弃我们固有的认知,敢于打破自己的立场,才能看到另一个世界。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人,不仅会被自己所困,而且就算是老子在世,恐怕也只会觉得他聒噪。总的来说,就像是普通的花草一样,我们觉得它有用,它就有用,觉得它无用,它就无用。因此,抛弃世俗的概念,才能更加全面地看到一件事物。因为这个概念太过复杂,所以作者又举了一个相当著名的例子:也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有一个好友叫做惠子,原名惠施,是名家的创始人,也是一个有名的杠精。关于名家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白马非马,什么意思呢?用古龙的话来说就是女朋友,不是朋友。有一次,庄子与惠施行走在濠水桥上,庄子说:倏鱼在水中悠闲地穿梭,这个就是属于鱼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接下来庄子又说,说回之前,你刚才说的是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我的答案是我在濠水桥上知道的。这里注意一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和最后的我知之濠上也。其实是对一个问题的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富有深意,第二种回答是懒得辩论,所以对待杠精最好的做法就是草草的结束话题。结合整篇《秋水》来看,“子非鱼”的故事就是在说明人与人的差异性,以及人们总是喜欢制定二元对立,就像是名家一样,辩论一定要有一个输赢。庄子最后的“请循其本”更像是一种无奈与包容,衬托惠子的名家和杠精的争辩,其实都只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于是海神又说,什么是叛逆的人呢?这个世界没有叛逆的人,不合时代,悖逆世俗的就是人们眼中叛逆的人。与众同行,顺应世俗的就是人们眼中的高义之士。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的好人会变成坏人,有的坏人会变成好人,有关他们的故事并没有变,但标准一变,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再往下,就引出了整片《秋水》中最难理解的一段,也是最接近大道的一段。就是在这种极度混乱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自处?
人们在放下对立,忘记标准或者是触摸的觉悟的门槛后,总会有一种迷茫的感觉,因为我们忘记了好坏,不知道什么是美丑,也随之忘记了该如何生活。河伯也是这样,他说:我应该怎么办?我终将怎么办呢?海神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就是以道德角度来看万物,并没有贵贱的区别,以万物的角度来看,万物就自尊自贵而互相轻视。所以这种迷茫的感觉,这种无善无恶的状态,才是到最本身的状态,也就老子所讲的常有欲和常无欲的状态。在这种混乱状态下的人才能看清这个本就混乱的世界。就像是悬疑电影的开篇一样,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好是坏,用坏的角度能看到坏,用好的角度能看到好。抛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达到的灰色状态,就这个世界本身的状态。接下来有一句关键的话:叫做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就说没有什么应该与否,因为做与不做,一切都在自然的变化。这一点再次指明了为什么老子出关前并没有主动留下《道德经》而是在尹喜的请求下,才顺其自然地留下《道德经》。因为孔子在请教老子时,老子就说过同样的话,他说你倡导仁爱真的有意义吗?你很难确保这时倡导的善不会变成后来的恶,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善恶标准。
图片来源于简书作者發姨,未经本人允许请勿转载,谢谢到了这里,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循环。既然一切都在自然变化,那为什么还要悟道呢?海神说,悟道的意义不在于探究世界,而是在于能够明白世界的规则,懂得功成身退,懂得安于祸福。从困境中寻找生路,躲避世间无处不在的危险。就像是老子西出躲避周王朝的衰败一样,在顺其自然中明哲保身。河伯又问:何谓天?何谓人?海神说,牛马有四只脚,这个就是天,用缰绳套住马,这个就叫做人。最后一句是重点,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返璞归真。通过道德视角,能够让人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个就是得到的最终意义。
整篇《秋水》出自于庄子外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真传弟子所作,从行文上可以看出其中少了老庄的深意,但却准确描述了一种极为简单的悟道之法。从认识自己的不足开始,再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然后抛弃标准,抛弃立场,抛弃对立,甚至忘记自我的存在,最后再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万物,重新看待事物,这样也就触摸到了道的门槛。
在故事的最后,漫天的秋水再次从河伯眼前流过,这时的河泊似乎没有看到秋水,反而看到了秋水背后的万物凋零和一片汪洋的大海。
那么今天内容就到这里了,我是發姨,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