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国节还是洋人节,有节总是好的,多个理由庆祝,有几天假休息。
今天圣诞,我们去了海南的农村,图个清净,图个凉快——别人冬天去避寒,我们冬天去避暑。
海南最著名的城市是三亚。三亚最接近国际旅游城市,海天一色的景,一线酒店云集,然而,三亚太商业化,太喧闹,我不喜欢。我更喜欢海南其他地方,气候更宜人,空气好,景色好,更原滋原味的岛居。
所去之地位于海口西边的澄迈县。这里是长寿之乡。海南长寿之乡很多,概以空气清新,土地富硒之由。
我们住在澄迈的一个半岛上,靠近海滩。这里的海水因为没有保护和打理,不算特别清澈,但沙子还行。金色的沙子,原始,也算平坦、细和松软。在晴天,一眼望去,也碧海蓝天,心旷神怡。重点是,这里的海岸还没成为旅游景点,冬日里去虽气温宜人,却并不是下海的盛季,因此,海滩上总是寥寥几人,和私家海滩无异。早晨起来,带孩子去海滩跑步,沙滩上挖挖螃蟹,捡几颗贝壳,孩子心满意足,大人也怡然自得。每天没有日程,时间流到哪是哪。
依我看,海南绝对是个被低估的旅游去处。它漫长的环岛海岸线,魅力绝不下于泰国、印度尼西亚,只是在人文上欠缺了些。除了漫长的海岸线,海南还有森林和山地,都是现代社会难得的补氧去处。朋友给我介绍过位于腹地的几个去处,多是原始森林遍布的山峰,因孩子小,我只收藏了作为将来的计划。
今日,发现所住附近也有一个湿地公园,于是扶老携幼前去。这个湿地公园以一个地产品牌冠名,是该地产公司开发的红树林湿地公园。以前看到过这个名字,因和房产项目挂钩,我也就不曾动过去参观的念头,不过,网上看到的评价还不错,既然是休闲,去哪都是探索,就去了。
半小时高速公路就到了。一踏出车门,立马感到来对了,因为这吸进肚里的空气感觉就不一样。原来人体能分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反应灵敏。平时不爱出门的母亲居然说:“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到这里来养老。一走进来感觉人也轻松了很多。”通常和母亲意见不容易一致的父亲难得意见高度一致:“可以哦。”我们使劲地做了几个深呼吸,觉得吸进去的空气纯净之至,透澈心肺。空气中除了氧气就是湿气和树叶的香味。
公园里一路都是木头栈道,穿过大片的湿地,湿地里长满了只适合生长在水里的红树科植物。沼泽里鱼儿攒动,有几只螃蟹横行着,还有几只白鹭翻飞。
公园边是那个地产公司的楼盘,业主免费入园(我这简直成了地产公司的软文)——这一点被我和父母反复讨论,若在这里住着,每天早晨吃好饭,拎壶茶走进园子,沿着栈道慢慢散步,走累后坐一坐喝点茶,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我这个穷人终于体味了高端楼盘的概念。从来不知这个地产公司为何著名,今天终于为它的创意点赞。当然,它楼盘的价格也比其他楼盘高出不少。羊毛出在羊身上,要享受就得多花钱,多花钱才能买到好享受。咱们还是只能向往一下。
栈道大约两公里长。整个湿地公园作为楼盘配套绝对是点睛之笔,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买50元门票进去,略显贵,但当然,现在也没有很多地方能呼吸到这么好的空气,那么从稀缺性的角度,也不能算贵,就看各人评估钱与价值的标准了。
吸够了氧,午饭后,我用滴滴叫了车去一个古村,石驿村——前几年滴滴在澄迈还用不了,这方面的进步解决了这里交通不便的问题,对我等没有私家车的自由行者实在是福音。关于这个村子的介绍是网上偶尔看到的,并不是热门景点,但正好符合我们这个假期的主旨,随意为之,休闲和探索。管它好不好,去看看走走即可。
村口几个大字书写着中国最美乡村。进得村来,马上有些古幽的感觉。主要道路已改成水泥路面,清扫得十分整洁。进去几步是通常村口会有的大树。这是一棵大榕树,树枝十分有趣地非常对称地向两边张开,上面挂了长长的茸须。
榕树对面是宗祠和忠烈庙。再往村里走是一个大戏台,已改建成现代模样,然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池塘,这些都保留着古村落原有的布局。
路上拐角聚集了一群鸡,正热闹地在地上觅食。鸡们大概伙食很好,长得肥肥大大,鸡毛油光铮亮。两只好斗的公鸡不知为何打斗了起来,头颈上的毛竖起,头高昂着,尖尖的喙对啄。不知鸡的斗争彼此如何一招之内分出胜负,试出实力,总之,一啄之后,其中一只鸡立刻掉头逃窜,而另一只鸡则乘胜追击。这时,斜刺里又杀出来一只公鸡,拦截住这只追击者——不知是前一只鸡的亲人还是朋友,或者只是拔刀相助的侠士,两鸡又是跳起来一置喙,拦截者败下,胜了两局的将军更得意洋洋地追击着两只手下败将。两手下败将无心恋战,被追上又不得不接招,三只鸡你追我赶乱作一团,战局颇为精彩。
我们看得津津有味,照片,视频一顿拍。
村子里的屋子确实比较古旧。一律石头砌成,除了通向村口的道路,其余的路保留着石板路的原貌。村子里基本上不怎么住人了,大多数屋子空锁着。作为旅游者总希望看到原址原貌的古村,但希望别人为了满足我等的期望委屈生活水准确实不公平,这样空着至少比贴红挂绿地打造古村盛景舒服很多。事实上,这样的幽静正是我喜欢的。
我们就这样在村子里散了一小时步,然后打算回家。
回家的路却费了周折。我对闹着要去海滩的孩子信心十足地说:“半小时回家,然后去海滩。”我笃定地拿出手机,滴滴叫了半天,无司机应答。于是,我招呼家人说要走二十分钟去镇子上叫车。今天大家已经走了很多路,都有些累了。不过没办法,要回去只好走。
走到镇子上我们舒了口气,以为马上就可到家,谁知半天还是叫不到车,而且路上根本看不到一辆出租车。我去旁边的店里问,人家说这镇子里没有出租车,必须叫三轮车去澄迈老城,再在老城坐公交车或出租车。我们按照指点过了马路来到正确的路口,却没看到很多的三轮车。
此时天已快黑,我们人困马乏,我开始着急了。我一边手机继续叫着车,一边张望路上的三轮车,两边都无进展。过了好一会,远远来了一辆中巴,不知去哪里的,我们立刻拦下,问清它路过老城赶忙上去。一路颠簸,到了进老城的路口,下了公交车,又费了周折搞清了自己到底在哪,再用滴滴叫了车,终于回去了。村子到我们住的半岛只有二十分钟车程,这个周折却让我们花了两个半小时才到。
在抱怨了一会那里的交通不便利后,我想到的是我们习惯了城市和网络,连我已七旬的父母都时时刻刻看手机上网,早已忘记了还有网络无用武之地的场所。这个周折倒提醒了我们如何无网络生存。其实我们最后还是依赖了叫车软件,如果是当地的村民,或是十几年前我的背包旅游,下了中巴后一定会继续找三轮车,再倒公交车回到我们的下榻地,哪里会期望手机上按几下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