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融合活动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中随着孩子们游戏的不断深入,随时给以调整与补充,让我们的户外玩具材料能有效推进幼儿游戏的持续性和深度进行!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户外融合中不断关注幼儿在游戏中与材料的互动以及对材料的需求,同时应启发幼儿对材料玩法的思考,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在投掷游戏中,主要练习幼儿屈臂过肩投掷的准确的投掷动作,学习投掷远处的方法。将轮胎分为三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投掷,投向不同距离的轮胎。同时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不断变换独木桥的摆放顺序,同时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大灰狼的身体上增加了大小不一的靶心,同时靶心可以随时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想投掷的位置来不断移动靶心,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的同时增加了不一样的挑战。



在游戏的过程中总会有小朋友不去遵守游戏的规则,在走独木桥时故意跑下来直接跑掉,怎样让小朋友去遵守大家的规则呢?单纯的讲效果甚微,于是我开始增加情境,不断提醒走在独木桥的小朋友说,慢慢走哦,千万别让自己掉下来,否则小桥下面的鳄鱼会把我们咬伤。听到这样的话大部分小朋友开始学着认真去走了,甚至有的小朋友直接跑过来说,老师,我就是小桥底下的大鳄鱼,啊呜~有了小小朋友们的加持,游戏不断的增加难度,小朋友们开始认真的过这段枯燥的独木桥。
过了几天新的问题出现了,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只想着扔,而不愿意去捡扔出去的报纸球。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把这个小问题抛给了游戏中的幼儿
:老师,我们可以再捡回去。
嗯可是很多小朋友不愿意这样做,甚至都不想玩了,趣味性游戏是孩子们活动的最大动力。滴滴滴我的小汽车开过来了,它需要一些货物,类似于报纸球,然后将它们运回仓库。孩子们都喜欢争当小司机,于是乱了一地的报纸球不见了。


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纸球也得到了有效的回收,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观看黄教授关于户外材料的投放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材料的投放上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可以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幼儿本身有个体差异,那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投放一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不同能力游戏的需求。自主游戏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机性,材料的投放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玩具也是幼儿阶段的主要学习资源,对各种玩具的玩耍操作是幼儿认知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孩子眼中,一切有玩性的物品都是他们的游戏材料。不论是高结构材料,还是低结构材料,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媒介,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只有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不论是低结构材料,还是高结构材料同样都能玩出精彩。在环境创设以及玩具材料的投放上,教师要用心,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甚至说要变成"小孩子″,才能成就一个个了不起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