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篇没有中心思想的议论文

一篇没有中心思想的议论文

作者: 流萤点灯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01:50 被阅读0次

    我终于要决定开始写长篇大论了,我觉得诸位可以准备开始记笔记了并随时准备转发给自己最亲近的朋友,第一、因为我会讲的很杂、很乱,第二、因为我讲的都是关乎一个人信仰的底层问题,是会让你的三观刷新的问题。

    1861年6月30日,上午八时半,灿烂的阳光照进窗口,维克多•雨果宣布,伟大的作品《悲惨世界》完稿了。

    于是,法国那一代人有了信仰。

    当雨果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寄给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编辑建议将小说中枯燥乏味的哲理议论删掉,雨果拒绝,并解释道:“如果删掉它们,也许这部小说能够流行十年;可是如果保留它们,它们将长存于世。”

    它们是信仰堆砌而成的议论,也是议论迸发出来的信仰。

    这也是我想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第一,什么叫信仰?

    成为共产党员这不叫信仰,成为沈浩、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员才叫信仰。因为成为共产党员不是目的,为人民服务才是目的。这是党的信仰。党的信仰从来都没错,只是有些人理解错了。他们认为人的信仰是活着,其次才是党。后来,他们确实活着,然后他们的信仰变成了“活的更好”,仍然把党的信仰放在了第二位。这看起来似乎也无可厚非。可是,当他们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时候,这还能称之为信仰吗?这不就是《狂人日记》里面的“吃人”吗?难道“吃人”就是信仰?对不起,我信仰崩塌了。

    最近,我的一些朋友下乡当了村里的、镇里的公务员。说实话,我敬佩他们!在看到他们在抗击疫情的时勇敢地站出来的时候,我更加敬重他们!他们,就是九零后的楷模!他们,没有所谓功利的花花肠子,没有所谓形式主义的虚假作风,没有所谓一张报纸一碗茶的官派样子。但愿他们能够成为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要知道,上一批官员落马,曾几何时,也何尝不是壮志少年?引以为戒吧朋友们!

    谈完了党的信仰,我们再来说说宗教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信仰我们且不谈,因为距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是佛教我们可以稍微地聊一聊。

    之前在路上打车的时候,也曾经跟司机聊过这样的话题。我抛砖引玉道:“现在有些人发财,赚的可能就是黑心钱。”

    然后他就给了我一番精彩的议论,“你以为他们赚了那么多钱,那是会有报应的。他本来说不定能够活八十岁,结果因为赚黑心钱只能活五十岁。……”当然后面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引用了,但是我能听出来,这肯定是受到了佛教的思想影响。且不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因为有些坏人也能够长命百岁,但是我们知道,有这种想法总比没有这种想法好。至少下次有某种利益摆在他面前,并且拿良心要挟他的时候,他首先可能会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不轨之事,他会有顾忌;干不法勾当,他会有迟疑;取不义之财,他会有恐惧。这是佛教信仰潜移默化形成的,这种信仰对普通百姓可以有,当然对一些经天纬地之才,他们则需要更高的信仰,比如共产主义信仰。佛教信仰讲究的是,你所作所为,上面都有一双眼睛看着你,并特意给善与恶分配了两个去处,即天堂和地狱。

    我们再来看看道教。

    以前小时候村里有人去世的时候,祠堂的墙上总会挂着让人心生恐怖的“十殿阎罗”,毕竟谁也不想去这十个地方。这十殿阎罗里面,排名越靠后,惩罚越严重,也只配那些无恶不作的人所享有。我这里从不打算宣扬迷信,我只是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道教跟佛教很相似,讲述的是同样的一个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当然,如果有些人在做完恶之后,再试图通过进庙烧香,试图擦掉自己的罪过,这我就没话说了。你当人家观世音菩萨是吃白饭的?呸呸!我怎么能迷信呢?

    该谈到我自己的信仰了。

    我初二的时候,看了《第一书记》,哭的稀里哗啦,怎么人可以这么好?于是,我坚信党!大二的时候,我看了《悲惨世界》,又一次哭的稀里哗啦,怎么人可以这么这么这么……好?于是,善良成为了我一生的信仰!

    前者是物化的;后者是抽象的。前者,侧重理论;后者,偏向精神。前者,对象是人民;后者,对象是全人类。

    由此,我们顺理成章地切入到另一个话题。

    第二、什么是善?

    比如,公园有人乞讨,你给钱是善吗?比如,路上有人发传单,你接过来是善吗?比如,学生成绩不好,你鞭打学生,是善吗?比如,杀人犯悔过自新,你替他辩护,是善吗?比如,你抓到一个走投无路的小偷,你把他送到警察局,是善吗?……举不完的例子,数不清的现状。路人也好,老师也罢;律师也好,警察也罢。终究会面对一个针对善的哲学问题。有时候,法律让你选择了一方,可是人心偏偏违拗着来;有时候,权威让你屈服于一方,可是良知总要对着干。有时候,你行小善,却不经意助了大恶;有时候,你为小恶,其实背后看到了大善。对于前者,你似乎表面获取了别人的称赞,却愧疚于内心;对于后者,哪怕你背负骂名,亦挺直脊梁。

    于是,很多人在善面前就迷茫了。看到了乞讨,就学会了冷漠;看到了发传单了,就学会了冷眼相对;看到了学生成绩不好,就只会鞭笞;看到了悔过自新的杀人犯,就只会说法律无情;看到穷人偷东西,就只会人人喊打。我还是要诚恳地问一句,这是人心中的善吗?我对此不发表任何的评论!

    我总会相信,如果医生对患者少一点盘剥多一点关怀,那么患者对于医生就会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暴躁;我总会相信,如果老师对学生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细心,那么学生对于老师就会多一点尊敬少一点冷漠;我总会相信,如果商家对消费者少一点心机多一点诚恳,那么消费者对于商家就会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差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就在昨天下午我骑电瓶车的时候,旁边的路上一辆垃圾车由于绳子未能捆紧,几大袋垃圾从车上翻滚下来。我看到了车上一位六十老汉那种非常无助的眼神。要知道,如果他把垃圾搬到车上去,他就腾不出手去系绳子,因为这需要两个人协助才能够顺利完成。我知道,但是我终究未能去帮他。如果我信仰基督教的话,也许我会像牛虻那样去忏悔自己的错误。我错了吗?我并没有错!但是我愧对自己的良知。

    我想帮助他,是因为他贫穷吗?是因为我悲天悯人吗?都不是。如果遇到一位富有的人需要帮忙,我同样会伸出援手,不会因为他富有还是贫穷,就像不会因为他的手是戴满戒指还是长满老茧一样。

    让我们再回到《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先生身上。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每周都会叫上一群穷孩子去他家吃最丰盛的晚餐,喝最香甜的法国葡萄酒。这是多么让人觉得光伟正的事情!这时候,不安分的人又会说了,“这么多穷人,他救的过来吗?”

    的确,他救不过来!

    但是他的行为就是光明,他的行为能够感化一些有良知的人,这才是他的行为的意义!然后就是正如愚公移山中所写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就是善良的迭代效应!至少,他的行为感动了我。

    可别忘了,咱们的老祖宗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呀——勿以善小而不为!

    结论:我们总是抱怨社会缺少信仰,却总是心安理得地刷着无聊的抖音视频;我们总是慨叹社会缺乏良知,却总是默默无闻地冷眼旁观弱者。

    有人说,我就是弱者。

    没错,不仅物质上,而且精神上。

    最后,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内心尚存一些良知的人。因为,没有良知的,不屑于看;有良知的,不需要看。

    感谢你们的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篇没有中心思想的议论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ly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