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方面,人的选择各有千秋,但是遇到帅哥靓女每个人都会不由得动心。姣好的面庞,性感的身材,哪有人会不喜欢呢?我们之所以喜欢颜值、身材佳的人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这样的外貌传递了一些优质的信息。
首先就是健康。端正漂亮的五官是健康的象征,人们潜意识里认为这代表了优质的基因。男性阳刚和女性阴柔的性感身材都是由体内激素决定,说明他们的激素水平较高,和这样身材的人繁衍的后代会更健康。对男性而言女性较宽的胯部极具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本能地认为这样的女性更利于生育后代。这种基因选择审美还会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乃至日用品的外形。比如有些酒瓶被设计成圆润的上宽下窄,其实就源自我们对性选择的审美。

另一方面,某些面容和穿戴还透露出人的性格和修养水平。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更宽泛,毕竟萝卜白菜菜各有所爱。
但是所谓“美”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味。再美的东西你不喜欢也无济于事,再丑的东西照样也有人觉得好看,“审丑”本身就是审美体系的一部分。人云亦云也可以造就“美”,比如连眉毛都没有的蒙娜丽莎;病病殃殃又动不动就使性子的林黛玉,都被视为无上之美。可见“美”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就算是在自然界,动物靠本能支配,照样也会出现“审美”的错乱。
在澳大利亚有一种珍惜的甲虫,身体褐色,雌虫比雄虫体型大得多。雄虫交配时会按体型选择伴侣,体型越大的雌虫越受欢迎。
但是时间一长问题来了,很多雄甲虫会跟被丢弃在路边的啤酒瓶交配。它们无视真正的雌虫,纷纷趴在酒瓶上疯狂示爱。这是因为啤酒瓶是褐色的,形状跟甲虫相似,并且有更大的块头,相比之下真雌虫就相形见绌了。
为了不让这种珍惜物种数量减少,澳大利亚不得不采取措施,在相应的地区禁止出售褐色瓶装的啤酒。
人作为一种动物照样也会掉入这样的审美误区,过分追求某些性征,忽略更重要的涉及生活的部分。人的感官感受往往都来自生物本能,直接应对的就是交配繁衍。但婚姻可是生活,是超出自然力的一种行为,两条线有交集也有很大的分歧。
人做事情选择的起点决定了将来的目的地,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仅仅选择性感外在最后达到的目的无非就是满足了眼目之悦,身体之快。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经营家庭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原始本能面前昏头,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当然这不代表找个丑的才是正道,外形也的确能反应人的内在,但颜值和是否值得追求不是正比关系,再重要也只是择偶标准的一小部分而已。
关于外貌还有一部分可能成为误区,就是修饰。
近二三十年因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人必然更多地追求外在,当然首当其冲就是穿衣打扮。在审美未成熟的情况下,人们会对更亮眼的事物高看一筹,于是有些人就开始盲目追求与自己不想当的修饰。尤其是在前10年“韩风”陡起,不仅影响了中国很多年轻人,甚至还影响了部分欧美人。
这种看似漂亮却略显夸张的装扮更类似舞台化妆,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大相径庭,要适应这样的修饰必须内心富有相应的表现欲,但这些表现欲跟实实在在的生活根本就是抵触。过强的表现欲意味着你想要的更多,但生活却需要的是知足常乐。

“韩妆”其实本质上反应了韩国社会的浮躁。和我们一样,韩国也是通过一个经济奇迹从贫穷社会一跃成为发达经济体。人们为了不被快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抛下,就开始用外在来修饰。然而这个落差又怎是烫个头化个妆就能弥补的?如今韩国各种社会矛盾爆发,自杀率世界第一,生育率倒数第一,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并引以为戒。
朴素得体是全世界对装扮的主线,当然人审美追求不同,也可以适当超越。但无论如何夸张亮眼,过分追求时髦代表的就是不安分。尤其作为普通人,装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这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越合理,越接近他能拥有的现实,他就一定会越幸福,与他人的关系也可能更和睦,反之则会一辈子求而不得,还会把落差转给他人。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样的衣,也能看出他对秩序感是否遵从,能否更好地管理自己。
另外,“保守”这个词在当代汉语中也有被曲解,因为它应对的是“开放”。社会经济上的开放指的是与世界的沟通,“开放”在改革大潮中被树立为无可动摇的正面价值,保守视为守旧。结果导致相对于个人的“保守”也赋予了负面意义。这个人太保守,往往会让人想到迂腐不开窍。相对的,个人的“开放”成了一种价值。但是“开放”这个词在普罗大众中被简单地认定为对性的释放。这显然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违背。
性感总是和漂亮、有魅力、迷人联系在一起。穿得暴露,显露身材总会增加很多性吸引。但事实是,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那不符合我们的习惯。但是传媒会把这些放大,影视剧、综艺节目里会塑造身着暴露的美女,袒胸的猛男,浏览器都会推送大量的所谓“行走的荷尔蒙”,这些东西多了,耳渲目染,都会把其实不合理的东西显得合理化。
实际上,保守才是我们社会真正的内在。所谓“保守”不应该是负面解释,它应该解释为“维护我们的根本价值”。这个根本价值是千百年来契合人们生存,推动社会稳定的力量,并不是所谓糟粕。
一个人的魅力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肢体上。相对于我们对人内在修养的要求,“潇洒”和“漂亮”还是流于表面化。
老实人当然不会过分修饰自己,这也说明外在与内在确实有很大联系,审美取向可以直接反应性格。老实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外在的信息误导。不可否认,俗人才是多数,有人穿着露得多,发型衣服与众不同,很难不惹眼球。大家都夸那么几句便觉得这样才叫好,头脑一热就往险路上走。
事实证明,所谓“内外兼修”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倾向于内在。品质较高,自我认可度高,也就不需要借他人来夸赞自己。那么穿衣打扮无非就是舒适合体、干净整洁,用不着穿金挂银给别人看。
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的外表,然后经过了解才能洞察内心。外在传递的信息很重要。作为老实人,择偶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找装扮朴素不张扬的人。懂得欣赏,这同样是一种魅力,人最大的魅力不是拥有多少财富,甚至不是拥有多少知识,而是能成功地管理自己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