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系列文章,我把它取名叫<看见系列>,在考虑保险行业时有一个很大的顾虑是:他们要是给我洗脑怎么办?我这个人很不容易洗脑,成功就罢了,要是不成功那我得多难受呀!
但与很多人交流之后,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而且很多人反而很吸引我,原来的工作大家在同一个行业,整体差异性不大,现在却是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行业,过着各不相同的人生,我能从很多不同的人身上感受到力量,交流的越多这种感觉越明显,于是决定把它记录下来分享出去或许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或许也可以给更多人带去力量,让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样的生活与世界。
正文:
今年二月份某一天,在无意中得知一位好友得了癌症,87年的女生,当时非常震惊,还有一些慌乱。
后来慢慢的大家都接受这件事情之后,某一天我问她:“生病大概要花多少钱?医保和商业是不是都能报销?”
她说,医保和商业保险都断了根本报不了多少,我很奇怪的问她:“怎么回事,为什么社保和商业保险都断了呢?”她之前是做过HR相关工作的,按说对于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应该是很了解的。
她断断续续说了这些年做的事情,我就觉得我们不愧是朋友,很多地方都很像,也慢慢觉得:
我们这类人,说的好听一点是活的很随性,总是在追求自己内心的某种东西,很不懂得规划,也不规划。
我们不规划其实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原因就是:
我们都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一切我们想要的应该都会得到的!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而不是规划,我们相信很多事情只有你相信了,你才能看到它。
我们是这一类人!
加入友邦之后,某一天看群里的晨会安排表,看到一个分享主题:相信相信的力量,再一看是我喜欢的张医生的分享,当时就觉得这个晨会我要好好的听。
张医生是同济大学的医学专业,后来又读了三年的肿瘤专业,分别在风湿科和肿瘤科都有相关的临床的工作经历。
我很喜欢张医生,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十年的临床经验培养的还是自带的,她会给你一种坚定、安心的感觉,如果我是患者我会愿意把自己交给这样的医生。
当天我比平时早到了一小会,结果一进场是产品推进的同事在推进产品,摸不着头脑,又看了一下安排表,没有错,耐心的等待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张医生了。
以下是张医生分享的原文: 音频不知道怎么上传,没折,其实听音频更可以感受到张医生的那种娓娓道来沁人心扉的感觉,想听的见链接吧!相信相信的力量。
其实今天我在这里分享有点班门弄斧了,我来友邦刚好一年,业绩一般般,增员也没有。
所以我今天想通过来友邦的初心那给大家,尤其是新人的一些鼓励。
在友邦大家都是用荣耀书写历史的,但我的简历特别的简单,我的荣耀还没有那么多,只是坚持了十个月的五星会(一种竞赛)。
我的过往呢,我大学是在上海同济大学,学的临床医学,后来大学毕业来了北京,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做了七年的风湿科医生,后来发现肿瘤的发病特别的高,而且肿瘤的化疗呀,治疗方案呀,都特别的复杂,我就特别的想学一下肿瘤,于是后来又在我们院读了三年的肿瘤科的研究生,其实也正是这三年的肿瘤科的临床经验,才拉进了我和友邦的距离。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并没有马上去工作,因为我有两个孩子嘛,我是一个不能把孩子放下的人,孩奴吧,在做的可能有全职妈妈的经验的,大家应该能理解。
后来我就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的,这其实就是我的过往。
为什么说肿瘤科拉近了我和友邦的距离?
其实虽然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但其实我并不知道保险是干什么的。因为在临床工作中,有保险的病人真的太少了,在风湿科的时候,我对于保险的认识就是:病人住院的时候,保险公司会给他们几十块钱。因为曾经有病号跟我炫耀过她的几十块钱,所以我对保险不知道是干什么。
后来我们科有个护士,兼职做新华保险,但是当时她做新华保险的时候,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而且有点地下党的意思,因为是兼职嘛。她曾经来找过,问我:“张医生,你买保险嘛?我说,“我为什么要买保险?”然后就没有后话了,没跟我说,保险是干什么的用的。
其实后来我想给自己买保险的时候,回过头去找过她,就是咨询她,新华保险的事;后来我还半开玩笑半责怪她说:“你当时为什么不好好讲讲保险的事,要是你当时好好的跟我讲讲,我一定会认真考虑一下的”。
因为她当时就问我,要不要买保险,我都不知道干什么的,当然是不买了,为什么要买。
这是在风湿科的经历,后来在肿瘤科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二十五岁的乳腺癌患者。
这个小姑娘呢,她做完手术之后,她的病理是HER2+++。大家都知道,耳熟能详的赫赛汀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非常有效的靶向药,术后六到九个月需要用用药的,基本上三个星期一个疗程。
六到九个月呢,总花费呢,大概在20~30万左右,但是那个时候,2015年左右,赫赛汀没有进医保,一个疗程大概是两万左右,而且药房并不是常规的备药,就是说这个药进不来,必须得打申请才行。
所以这个病人,每次来的前两天都会给我打电话,我再给药房和药商打电话,提前把这个药进来,她来的时候才能输液,所以这个病号对我非常的感激。
大概是在化疗了几个疗程之后,她跟我说,张医生真非常的感谢你,你这么照顾我,我给你送点小礼物吧!。
我说你千万别,赫赛汀那么贵,还是先看病要紧;她说没关系呀,我这个费用商业保险全部都能给我报销了的。
我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商业保险还有这样的功能 ,这个小姑娘后来送了我一瓶特别漂亮的马卡龙,到现在我都还留着,特别的漂亮。
其实肿瘤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不安全感,这个不安全感是怎么来的?
因为我们科是大内科,肿瘤大内科,术前术后的,还有各种肿瘤病人都有,包括长期在这做治疗,临终关怀的也会在我们科,我们会把他们送走。
这个跟肿瘤医院肯定不一样,肿瘤医院只收有治疗价值的,晚期的病人肯定是不收的,那我们就会经常有临终关怀的病人。
所以肿瘤科的一大特点就是死亡率超高,以前我们在风湿科对死亡没有太大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风湿是一个不死的癌症,一年的死亡率也不会超过10个,但是在肿瘤科是天天的面临着死亡。
大家知道肿瘤科早上的交班都是怎么交班的嘛?每天交班的时候,护士就会念:入几个病号,出几个病号,死亡几个,死亡数很少是零的,大部分都是1个及以上,所以对于死亡的阴影就笼罩在我心里了。
肿瘤科还有一个特点,其实并不是说岁数大了才会得肿瘤,我们科的除了儿童血液病的不收,那个是归血液科,其它的只要涉及到放化疗的都会在我们这,所以它的年龄段是非常非常广的,从二十岁到八十岁都有可能发生肿瘤,你比方说,二十岁左右的小伙伴或者小姑娘,他们会得胃癌。
肿瘤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越年轻,肿瘤风化就越低风险就越高,一发现大部分都是晚期,我在三年的临床中,就见过好几个二十岁左右的胃癌。
我记得曾经有个福建的小姑娘,在外地确诊为晚期胃癌之后来我们这,低风化的胃癌 ,卵巢已经转移了,其实是一点办法没有的,最后我们给家属的推荐是:
没来过北京吧!那就在北京到处转转吧!还有什么未实现的愿望,未实现的梦想都给她实现了。
非常让人心酸的一件事,还有就是年轻的妈妈刚生完宝宝就被确诊为晚期的肺癌,然后把那么小的婴儿扔在家里,一家人都在病房照顾她,当时这些东西对我太震撼,在肿瘤科那感觉就像看大片一样,各种各样的家庭,各种各样的事,看多了肿瘤科的医生难免的就会往自己身上想。
大家知道肿瘤科的医生是怎么查体的嘛?我觉得整个医院也就只有肿瘤科的医生才会这样,他们每年都会从头查到脚,包括头颅核磁,肺部的CT,脊柱的核磁,腹部的核磁,胃镜、肠镱,非常自律的每年都去这样去查体。
大家真的都很担心,因为肿瘤确实是没有办法治疗,一发现基本上就是晚期了,肿瘤唯一的办法就是早发现,只有早发现才有治愈的可能,所以经常在办公室会听到这么一段对话:
有个医生说,不行我这两天胃疼;另一个医生,那你赶紧去做一个胃镜吧,另一个说好。
第二天早上交班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另一个医生没来,干嘛去了,做胃镜去了。就是怎么雷厉风行,要是一般人胃疼,肯定会犹豫 一下,拖一拖,或者是吃点胃药,因为毕竟做胃镜是很痛苦的,但是在肿瘤科不一样,雷厉风行的查体。
就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有一种不安,我经常会想,我要是出事了,我肯定得努力的去治疗,那钱花光了,孩子怎么办,就是这种担心,我想了想去好像只有保险才能解开我这个心结。
这个时候我就考查保险这个事,但是我朋友圈的人特别少,根本就没有卖保险的,要不然我早就买了。
后来朋友给我介绍了安和亚的保险代理人,也都给我做了计划书,因为我是医学出身嘛,对于条款对于疾病要弄的特别明白才行,但是他们都没有给我一个很好的示意。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就遇到了我的引荐人张**,娜姐,她当时发了一个朋友圈,说是协和的一个肿瘤科医生转行来友邦。
我当时对这个朋友圈百思不得其解,我就想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医生不干要来卖保险,就这样我跟娜姐接洽上了。然后娜姐就给我讲了一下保险讲了一个友邦,因为那个时候我是想买保险,就陷入了*安和友邦的PK中,怎么PK呢?
我当时就跟安的代理人说,如果你能把安的优势说出来我就买*安,然后我就跟娜姐说,如果你能把友邦的优势说出来我就买友邦。
结果*安的那个人是个新人,他说不出来,娜姐给我的解释让我还是很信服的,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对于疾病示意的了解,娜姐说,竟然你怎么扣这个条款要不然你自己来学去吧!
我当时带着老二,想想也可以,后来我就来考查友邦的。其实在考查友邦之前,我对卖保险这三个字是非常的抵触的,因为在我传统的认知里面,这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至少比做医生来说很不体面,那个时候不了解,是这怎么认为的。
因为我家就住回龙观,然后我就带着我们家老二来听EOP,听了几次EOP之后觉得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了解友邦的人过往的背景都很不错,像我全职了三年,而且还只是一个研究生,又不是一个博士,博士后,又不是海龟,根本不算什么,我就对友邦印象比较好,有点能接受这个事了。
同时我了解到,这个工作的模式是可以兼顾家庭,这个正是我想要的,同时我在EOP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要做好这件事,其实就需要两件事:
一是专业,另一个就是人品
我对自己的人品是非常有信心的,专业呢,我觉得可以通过努力的学习可以提升的,我觉得我的学习能力还行,所以到这个时候我就能接受这件事了,而这个时候后我就面临着选择。
其实我给自己职业规划是在二宝三岁的时候我还是要回医院工作,所以在二宝两岁多的时候呢,我就开始投简历,开始各家医院面试,但是我找到的三甲医院都离我家特别的远,都在城里,还要值班,还要查房,基本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在工作上的,根本就没办法照顾孩子的,我还是舍不下我的两个孩子。
如果是在回龙观的社区医院,那肯定是能去,但是它们一方面是待遇太差了,另外是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一眼就能看到退体以后的生活,我觉得这也不是我想要的,我想我才三十多而已,我还是有很大前途的,我也不甘心去社区医院。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考查的友邦,我感觉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又给你开了一扇窗,从小处来说:距家近,时间自主,符合我家业平衡的要求,再一个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在这里可以延续我的医学事业去帮助大家,帮助健康的人如何正确的去体验,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肿瘤,其实这也是和咱们友邦的健康管理好伙伴这么一个定位是一致的,是吻合的。
而且我的所有肿瘤的病人他们都需要保险,从大处来说,保险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但凡做医生的都害怕,出门诊的时候都会准确一些防身的工具,现在医闹、杀医事件,伤医事件这么多年每年都有,为什么,很多患者花了钱的,但病没有治好,如果不闹的话一分钱都拿不到,如果闹一下的话医院有可能给赔点钱,也许在这些的心理状态下有些人就开始做医闹,所以在做医生的都胆战心惊的。
我觉得,如果这些闹事的人如果都有保险,能给他们报销这些花费,如果有一个代理人能给他们协调这些关系,能安抚他们的情绪,他们情绪应该就不会那么激动了,医患关系也会能进一步的去改善,所以说为什么现在国家在大量宣传保险,其实这也是医改的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话说这些年的医改的确让人有些寒心,做医生越来越害怕。
那为什么是友邦呢?
因为友邦是理赔最好的保险公司,在我来看友邦就是保险界的协和医院,做医生我没那个本事进协和医院,但是我可以在友邦卖保险,我觉得做为医生这还是挺人兴奋的一件事。
而且今年推出的愈从容更加验证了我的选择,因为我刚来的时候,我就想我可以用我的医疗资源来帮助客户来解决一些医疗问题,那现在有了愈从容了,我解决不了的问题,背后还有公司可以帮我解决,所以我就觉得选的太对了,友邦对于客户的态度和医生对于病人的态度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
所以当时我来友邦的时候,我就在想,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要把它克服,这是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认可,就是这样的一份初心让我来友邦的第一年,尤其是疫情这半年,我没有让老人来帮忙,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又上网课,又伴老二,又做家务,同时还坚持了十个月的五星会。虽然四月份给断了,大家都知道四月份小学生开始上网课了,四月份是非常抓狂的一个月,但是后来五六七我又续上来。
这个就是我来友邦的一份初心,这些也会体现在我的朋友圈里,我给大家念一些这两条朋友圈:
很多人都觉得我不做医生可惜了,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来到这样一个曾经让人讨厌的保险行业,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嘛?十年的临床生涯中,我见过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儿童,生活不能自力,需要长期的陪伴和护理和反复的住院,良好的家境逐渐被拖垮,我见过年轻的红斑狼疮的妈妈撇下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我见过很多肿瘤的靶向药治疗都需要花费数十万,但是我也见过在赫赛汀还没有纳入医保的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乳腺癌患,因为有商业保险能够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能看的出来她面对病魔的心态和憧憬远远要好于其它患者,其实医保能解决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很多人直到生病住院才发现这个事实 ,医院里的病人有商业保险的病人并不高,做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既然我不是医术最高的那个,那么治愈的重任交给他们,我能做的是去帮助更多的健康的人守护他们的健康,管理他们的风险,在他们不幸犯病的那一天我能用去专业的知识去安慰他们,给他们送去充足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患者都有一个专业的代理人告诉他们,不要怕花钱,安心治病,给他们及时的有用的安慰,还会出现那么多医闹?还会出现那么多杀病的惨案嘛?中国的病人背负了太多的重任了,他们来不及一一安慰,这些安抚性的工作需要有人来分担,中国的保险行业需要进一步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代理人来做保护医患关系的事情,所以不只是为了病患,也是为了守护我们的白衣战士,来到保险我是坚定的,在友邦我是认真的。
下面点赞的很多都是医护,第二条朋友圈是我上个月做理赔时候的感想:
神兽们终于睡下了,刚刚把昨天医保结完账的发票和门诊住院病历拿出来申请理赔,看着这一大堆发票不由的感慨万千,做医生十余年每次多么想这样安慰我的患者,我会给你用最好的方案治疗,费用你也不用担心,但是有多少次遗憾,多少次尊重病人的选择,我只能跟他们说我尽力吧!但是这一次我真的可以跟我的客户说这句话了:你安心去治疗吧,费用由我来报销,不会因为医疗费用来决定治疗方案,病人也不会因为每天滚动的高额账单而焦虑,就算生病也更加的从容,这不就是每个医生希望看到的嘛?治疗不再有遗憾,也不再有医患矛盾,医改之路也不会那么难了,我不后悔放弃医生的职业,而我现在做的是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是我昨天截图的一个客户的情况,我这一年客户数有五十人,保单数一百一十二件,当然这是加上保全的数据了,我在想,如果我还在医院,假设我管六张床,以七天为一个周转日,那我一个月要负责二十四位患者的放化疗,而每个病人的放化疗的周期是六到九个月,所以我一年能服务的病人最多不会超过五十个,但是我现在一年服务的健康人数是可以和上述的人数相匹配的,所以我现在的工作和临床医生同样有意义,我会尽我所能管理他们的健康 ,防范于未然。
下面我在简单说一下我这一年是怎么做的吧!给新人们一些建议。
首先,就是拓客。
其实我自己的人脉并不好,一门心思就放在孩子身上,做医生的时候也没有加微信的习惯,所以当时来的时候,我的微信的朋友圈里的人一共也就六百个人,但是怎么办了,还是要持续拓宽,现在一年,我的朋友圈是翻倍了。
只有持续拓客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我现在的客户有一半以上都是后来拓来的,我的缘故特别的少,缘故签单的更少。
那第二点,就是提升你的专业度,每一条款你读了嘛,疾病的示意,当然大家不是医院出身不用做那么详见的介绍,但是大概的咱们要清楚,咱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要清楚,不同公司的产品对比你有没有做过,不要拿别人的现成给的方案去对比,那样你自己是学不到东西的,你要自己去对比,到底要什么区别,你做多了你会对友邦更加的有信心,因为你会发现没有公司是可以PK过友邦的产品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再一个就是团队的演练,我给我们团队打个Call,我们团队特别的棒,在国瑞姐,娜姐,荣华姐的带领下疫情期间每周都有增员演练和销售演练,也就是这些演练让我的销售技巧真是飞升,虽然疫情期间我都没有见过客户,噢见过一个还是两个,大部分都是在微信里谈的,是什么让我签单呢,就是因为这个演练。
我们拿自己练手,才能知道怎么跟客户说,我上个月有个转介绍,从来没有见过面,她本来是想给孩子买,就是通过电话,一个星期的时间签下了全家保,这也是得益于演练,同时增强了我自己的信心。
然后晨会的学习,有没有天天来开晨会,我是一天都不舍得拉下,我天天带着老二来听晨会,晨会的学习,每天都要不同新知识。
还有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没有坚持353,虽然你现在线下可能一天见不到3个人,但是你微信上可能聊3个人,就是把这些事情内化了,就是说如果你今天聊不到3个人,你都觉得这一天都不完整,同时坚持SBB,要把工作数据化。
如果友邦之路是一场马拉松,我肯定不是起跑最快的,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是那个能坚持到终点的人,因为我相信我的价值所在,谢谢大家。
PS:本来是想写一些听完分享之后的一些感受的,但是后来发现转成文字之后真的不短,就放弃了这个想法,看看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