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协议全称non-disclosure/non-use/non-circumvention agreement,中文翻译为禁止披露/禁止使用/禁止规避协议。该协议的介绍在中文世界几乎无法找到,但是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却经常被海外企业要求签署这个协议。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家海外的设计公司与一家中国的OEM工厂磋商合作事宜,在对方发送图纸以确认中方是否有技术能力进行生产时,中方企业可能就需要签署NNN协议。
溯源
经过我通过谷歌追根溯源,发现这个概念最早是由Dan Harris于2010年2月在博客Chinalawblog提出,目的是为了帮助海外企业在与中国企业接触中保护其知识产权,不被中国企业盗用。Dan Harris认为普通的NDA协议(Non Disclosure Agreement保密协议)在中国不够用,NDA仅能确保交易信息不向公众披露,而无法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其知识产权未登记的情况下。
外方在担心什么?
“Non-Use”指的是我发过来的图纸,你不能擅自使用,如果无法达成合作,那么你不能使用这个图纸自己进行生产,因为知识产权都是属于我的。
“Non-Disclosure”指的是不能进行披露。我已经约束你不得使用图纸,但是我还是很担心你会把这个图纸披露给关联公司,让它去生产,这样不就可以躲过我的约束了吗?所以,我必须约束你不能向任何人披露。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我也很担心你的员工拿着我的图纸去别的公司生产,那么你也得负责。
“Non-Circumvention”指的是禁止规避,这里的“规避”类似“竞业”。你确实没有擅自使用我的图纸,也没有披露给任何其他人,但是还有件事我很担心,我让你生产100件,你却生产了200件,多出来的100件流入了其他国家的市场,还卖得比我便宜。你规避了我的销售渠道,与我形成了竞业关系。
借鉴意义
NNN协议通过约定的方式,弥补了跨国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企业也逐渐带着自己的知识产权,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制造业转移。以前外方进入中国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与担忧,很有可能也会出现在将来中方进入他国的过程中。各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在一些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衔接落后的国家,NNN协议的理念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