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到十九回,发一点小感慨。
看《红楼梦》这样内涵深厚的古典文学,没有一点古典文化的根基,其实是很勉强的。
第一、很难理解其中的诗文之妙。记得以前看时,只图追求故事情节,凡咬文嚼字之处便胡乱溜几眼混过去。其实这是错过了精华,错失了享受。
第二、也很难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宝玉为什么自小恨厌读书?他恨厌的究竟是什么?喜欢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些史集经传、野趣闲文,就无法清晰地把握这个人物的价值观和思想感情。
书中第十九回借袭人之口,披露宝玉常说一些所谓“离经叛道”的话,如:凡读书上进的人,他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除了‘明明德’之外无书,都是前人胡乱编纂出来的。
“禄蠹”倒好理解,应该是指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人,就像蠹虫一般。但是“除‘明明德’外无书”这个观点如何理解?
我学识浅薄,只知道“明明德”是来自《大学》开篇首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大学》是四书之首。余者,便不知了。
如果具备古典文化知识底蕴,无论宝玉的说法是否偏颇,一方面会有自己的判断——读者需要自己的判断,读者的角度必须随时转换,有时候是抽离出来看,又有时候又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去看。多个视角相互结合,观感才是丰富的。
另一方面,从这句话中,对他所反对、所排斥的也心中有数,也就更容易理解人物的内心界。
理解了宝玉,也就懂得了宝黛二人,明白她俩的差异在哪儿,知道宝玉为什么近黛玉而远宝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饶有兴致地去听别人点评《红楼梦》中的人物,对那些经典的人物形像充满了兴趣,却仿佛无法自己洞悉真相,无法看得那么深,那么透。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的文化、习俗样样生疏,所以也就难以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
这种理解上的难度,不仅仅源于年代的久远,更在于文化的断层。20世纪初兴起的白话文运动的确有它的进步意义,但也在此后的中国人与古典文化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离我们远去。
话不扯远。回到《红楼梦》的解读上,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否则也不可能产生一门专门的“红学”。但相比国外的读者,中国的读者已经很幸运了,这份精神的盛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唯我们可享的。
古今汉语虽有鸿沟,毕竟同根而生,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供我们追本溯源;另外还有大量资料文献可检索查询。所以即便读懂不易,也应知难而进,力争充分领略这部伟大作品的原汁原味、丰厚底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