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可能政治不太正确的话——
“读书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学诗》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为什么在古代,读书的价值这么大?
第一,当时读书的人少,读书人是可以写进族谱的;
第二,书是珍贵物品,书的多少甚至代表一个家庭的财富。
这说明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具有稀缺性的事。
稀缺就是价值。
为什么现在“读书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因为读书的门槛变低了。
门槛低的事,就没有竞争力。
就像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今天的大学生,是不一样的。
那读书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
但有用的,不是书中的“显知识”,而是读书人头脑里的“隐知识”。
隐知识具备两个特点:
1.信息不对称
你能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东西。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本质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才有了利润空间;因为信息不对称,人与人之间才有合作的需要。
2.知识无形化
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没有信息不对称,就没有竞争力。
同样读一本书,普通人只能读到“显知识”,而高手读到的更多是“隐知识”。
显知识,大家都能看到,就是一个个知识点;隐知识是显知识背后,看不见的一张知识网。
读书的价值越来越低,怎么办?
唯有大量读书,获得更多的知识点,结成一张更大、更密的知识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