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有一期金士杰朗读了《相约星期二》选段,偶然的机会又看到《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和大多数的传记纪实小说不同,作者讲述了他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他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
作者每个星期二记录一个谈论的主题,记录成文字,最后成为“期终论文”得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的课程,莫里悉心的将许多的重要的问题告诉学生和社会。
余秋雨老师作了序言,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一个快要死的人,还在关心这个世界上的人,对无辜的受害者仍抱以同情;
人生最重要偶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莫里对于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虽有悲哀,但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也就完了。
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
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
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问:就这些?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你需要有人为你指点一下,生活不会一蹴而就的。
站在铁轨上,听着死亡列车的汽笛,心中十分清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每个人都知道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一旦你学会了怎么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
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持的根基。
相爱或者死亡。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接受所有的感情,爱恋、悲伤、恐惧、痛苦。不让自己去感受和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年轻人还不够明智、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
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奏,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
第八个星期二,谈论金钱
无法用 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唯有一颗坦诚的新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爱是永恒的感情。
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尊重对方、妥协、开诚布公的交流、共同的价值观
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
如何思想、如何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
第十二个星期二,谈论原谅
临死前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
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
原谅自己,原谅别人。
反向力,事物朝两个方向发展。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人和人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第十四个星期二,道别
当你躺在床上时,你就是死人。
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擦掉生活过的痕迹,同样也不能重新再生活一次。
每个星期二的课,课堂不需要书本,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莫里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假若时间能倒过来,相信就没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完美。和这个世界告别,是每个生命最后的终点,有的人觉得遥远,此刻还尚早,正年轻,有人的觉得青春的时光匆忙来不及思考这些“深刻”而“沉重”的问题,以后再说;如果能“以始为终” 从结果回退到目标,再到具体的行动,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所得和成就。二十多岁时的慌慌张张、迷茫,几年之后开始对职业方向的笃定、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如果有一位像莫里这样的教练给你指点人生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谁有不是一路跌跌撞撞,起起落落,才开始明白和顿悟。看似浅显的道理,有过亲身经验后又有所思所得。之前看过人生所有的时间都画在一张A4纸上,逝去的时间涂上颜色,看到剩余的时间方格,唏嘘感叹,时间真的是不多的,但它又是公平的。莫名的感慨和紧张,时光诚不欺,可贵可贵可贵,莫里是长者更是智者,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值得思考和学习。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也会突然觉得时间变得宝贵,年华似水,而我们却追赶不上,唯有把握时间并付诸热忱,才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