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要提高家庭的容错率。通俗来说,容错率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放在家庭教育中,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犯错的容忍度。
很多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无法分清自己的管控界限。所有的“你不该,你不能,你不准”,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权力:你是被我控制的。你只有变成我喜欢的样子,我才爱你。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不敢去尝试,活的小心翼翼,如临深渊。
很多爸爸妈妈总是以长者的姿态来对孩子制定一些理所当然的标准和规则,用这些规则填充满孩子所有的空间,而分不清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缺乏“边界感”的家庭,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一些适得其反的影响。
社会学家Gartrell说过:“对于儿童来说,犯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处于无经验、正在发展中的幼儿尝试与另一个复杂的、渐渐客观的世界进行交往的结果。”
对于成人来说,少犯错是优秀的标准之一,因为经过时间的磨炼,个人的经历已经可以帮助自己独当一面,人生逐渐走向了一个经验与态度行事的阶段。而对于孩子,恰恰处在一个早期的探索期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期,想要养成独立的人格与优秀的学习能力,成功与失败的尝试都是不可或缺的。孩子的优秀,不取决于他们犯了多少错误,而是从错误中成长了多少。
一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显示,以控制、操控和过度要求孩子为特点的“侵入式的教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爸虎妈式”的养育法会让孩子产生“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所谓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是指不能忍受犯错、失败的完美主义者。在这样的教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对自己过度苛责,产生严重的抑郁和焦虑。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后天遗传”,父母将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出生后“遗传”给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位长辈对孩子的担忧和关心,而是一个质检员对一件残次品的抱怨。
家庭中出现了质检员,那家庭中一定就会出现残次品来成就质检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