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er-events 可选的属性值
- auto
- none
- visiblepainted
- visiblefill
- visiblestroke
- visible
- painted
- fill
- stroke
- all
其中,对于非 <svg>
元素,只有属性 auto 和 none 有效;
为非 svg 元素指定属性值
情况1:两个父子元素重叠
有如下代码:
<style type="text/css">
#div_grandfather{
height : 250px;
background: orange;
width:300px;
border:1px solid;
}
#div_parent{
height:70%;
background-color:#bbb;
margin:30px;
border: 1px solid;
/*设置元素的 pointer-event属性*/
pointer-events: auto;
}
#div_child{
height:70%;
background-color:deepskyblue;
margin:30px;
}
</style>
<body>
<div id="div_grandfather" onclick="alert('grandfather')">
<div id="div_parent" onclick="alert('parent')">
<div id="div_child" onclick="alert('child')">
</div>
</div>
</div>
</body>
其显示为:
父子多元素重叠此时,若 #div_parent
的css属性ponter-events
设为 auto ,则点击蓝色区域后,浏览器会3次弹出对话框,第一次内容为 child ,第二次内容为 parent ,第三次内容为 grandfather;
若 #div_parent
的css属性 pointer-events
设为 none ,则点击蓝色区域后,浏览器只会弹出对话框一次,内容为 grandfather ;
总结:
- 元素默认的
pointer-events
属性为auto
,鼠标(其实不一定是鼠标,也可以是手或触摸笔对屏幕的动作) 在该元素的一个动作能够被该元素捕获,进行相应代码的执行后,会将该事件转交给父元素执行相应动作; - 将元素的
pinter-events
属性设置为none
,鼠标的动作将不能被该元素及其子元素所捕获,但是能够被其父元素所捕获;
情况2:两个同级元素的重叠
<style type="text/css">
#div1{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250px;
width:250px;
background-color:#bbb;
top:20px;
left:20px;
}
#div2{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150px;
width: 150px;
background-color:deepskyblue;
top:40px;
left:40px;
pointer-events: auto;
}
</style>
<body>
<div id="div1" onclick="alert('div1')"></div>
<div id="div2" onclick="alert('div2')"></div>
</body>
其显示为:
同级元素的重叠当 #div2
的 pointer-events
属性为 "auto" 时,当点击蓝色区域后,浏览器只弹出对话框一次,内容为:div2;当 #div2
的 pointer-events
属性为 none
时,点击蓝色区域后,浏览器只弹出对话框一次,内容为 div1 ;
总结:
- 若HTML上两个元素之间没有包含关系,那么,鼠标事件就不会在这两个元素之间传递,而是上层的元素会覆盖下层的元素,导致下层元素捕获不到事件;将上层元素的
pointer-events
属性设置为none
,则上层元素将不捕获事件,那么事件将被下层元素捕获到; - 若HTML上两个元素间有包含关系,那么,子元素获得鼠标事件后,会传递给父元素;
可见,事件的传递并不是依赖于元素在显示上的上下层关系,而是依赖于DOM树结构;
为SVG 元素指定属性值
剩余的8个属性值都是为SVG元素而准备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图形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轮廓线,另一部分是填充;轮廓线通过 stroke
完成,填充通过 fill
完成;
visiblePainted
该属性值等价于 auto ; 当 svg 中的某个元素可见,并且当其 fill
不是 none 时,点击填充部分,该事件能够被捕捉到,当其 stroke
不是 none 时,点击轮廓部分,该事件能够被捕捉到;
<svg style="pointer-events:visiblePointed;">
<circle cx="30" cy="30" r="20" stroke="black" stroke-width="10"
fill="red" onclick="alert('circle')" />
</svg>
html 的 svg显示为:
pic-1点击之后(无论点击的是黑色轮廓还是红色填充),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内容为 circle ;
当将 circle
中 fill
的属性变为 none ,显示变为:
此时,没有填充,点击黑色轮廓能够弹出对话框,而点击中间的白色部分将不能弹出对话框;
visibleFill
将svg的 pointer-events
属性设置为visibleFill后:
<svg style="pointer-events:visiblePointed;">
<circle cx="30" cy="30" r="20" stroke="black" stroke-width="10"
fill="none" onclick="alert('circle')" />
</svg>
显示与 pic-2 一样;此时,无论 fill
的值是不是 none,点击填充后,都能弹出对话框,而点击轮廓一定不能弹出对话框;
下面几个属性都这样说明下去未免太过罗嗦,下面是总结的一个表,对8种属性的统一说明:
|属性名|fill||stroke||visibility||
|-|-|-|
|属性值|none|非none|none|非none|hidden|visible|
|visiblePainted|×|√|×|√|×|-|
|visibleFill|√|√|×|×|×|-|
|visibleStroke|×|×|√|√|×|-|
|visible|√|√|√|√|×|-|
|painted|×|√|×|√|-|-|
|fill|√|√|×|×|-|-|
|stroke|×|×|√|√|-|-|
|all|√|√|√|√|-|-|
|none|×|×|×|×|×|×|
解释:
-
"√" 表示点击相应的部分(填充或轮廓)能够被对应的 svg元素所捕捉到; "×" 表示不能被对应的svg元素捕捉到;"-" 表示没影响;
-
第一列表示
svg
元素的 pointer-events 属性的取值; -
第二列表示当
fill
为 none 时,点击填充能否被捕捉到; -
第三列表示当
fill
不为 none 时,点击填充能否被捕捉到; -
第四列表示当
stroke
为 none 时,点击轮廓能否被捕捉到; -
第五列表示当
stroke
不为 none 时,点击轮廓能否被捕捉到; -
以上4中情况,
visibility
都为默认值,即 visible; -
第六列表示当设置
visiblility
为 hidden 时,点击元素是否能被捕捉到,如果为 × ,表示无论点击轮廓或填充,都不能捕捉到,如果为 - 表示行为和前4种情况一样,visibility
不产生影响;注意:因为元素隐藏,不能看到元素,所以所说的点击填充只是其对应的位置而已; -
第七列表示
visibilibty
为 visible 时的情况;可以看到,在pointer-events
为 none 时,无论怎么设置,元素都不能捕获事件,可以理解为svg
是所有 svg中元素的父元素,父元素不能捕获事件,子元素必然不能捕获;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