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阅读第三本:《知青》
先有剧本,再有小说。梁晓声的《知青》便是当代影视文学兴盛背景下的一大产物。
今天,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这一长篇小说。沉浸在小说的时代背景中,感慨那个特殊年代里,很多人依然保持的纯真和善良。小说描写的人物活灵活现,知青们从懵懂的青少年逐渐成长起来,从稚嫩的正义感,到逐渐稳重起来的责任感,以及那些无私和奉献精神,让人从心底里升腾起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只要人心还是善良的,这个国家就充满希望!
赵天亮和周萍,赵曙光和冯晓兰,齐勇和孙曼玲,小地包、小黄浦、孙立等一个个人物都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作为笔记保存。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被一种不正常的“红色”所笼罩。
赵天亮和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们在一场瓢泼大雨中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开始了火热的垦荒生活。一望无际的麦海是他们的主战场,收割、赶羊、养马、灭火、修电线、砸石头、边境巡逻、夜斗群狼……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劳动生活锻炼,使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长,并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
在陕北坡底村,知青们的插队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文革”极左思想毒害了一些当地干部,使本就贫穷的村民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赵曙光、冯晓兰、武红兵等知青,不负老支书、王大爷等老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带领群众打机井、搞副业、分钱富民、迁村避险,与淳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命运相连。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爱恨交织、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上海见面会
作家梁晓声的“青春如歌——《知青》上海见面会”2012年8月17日上午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举行。梁晓声十分耐心和读者一一交流、为购书者签名,并嘱咐工作人员实在来不及可以再找时间签。
作者谈《知青》
时隔20多年,梁晓声再度提笔写《知青》,其实来源于电视剧的创作邀约。他表示,自己起初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从1980年代以后,知青题材的禁忌就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有些禁区还是不能触碰,况且“再写至少不能低于前几部”。最后,让梁晓声下定决心再写知青的是一位领导的一句话:“作家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
“写知青十年就是‘文革’十年,我没法绕开‘文革’的背景写作这个题材,也没有任何其他题材能够像知青题材这样自然而然地展现‘文革’那十年的历史。如果把这个背景过滤了,那还不如不写。”梁晓声说,这部《知青》其实也是对“文革”的反思。他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年轻人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
电视剧《知青》于2014年5月底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即引起了不小争议。有观众认为美化了知青生活,也没有把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写透,但梁晓声表示自己的这次创作带有非常大的诚意,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却最大限度地接近那时候知青的思想状态。在昨天的见面会上,梁晓声反复提及,他原来的电视剧本写了59集,但最后播出是45集,缺失的那14集,虽然基本保留了原貌,但多少还是破坏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
小说《知青》其实就是根据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来,也是对电视剧的一种补充。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计100余万字。梁晓声说:“这本百万字的小说才是唯一保留了创作原貌的原著。包括我着力描写但在电视剧中被删除的,其中最多就是关于上海知青的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