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洪庄杨学校的杜春娜老师,感谢中心校张老师的信任让我担任本次线上优质课的评选工作,通过观看参选老师的课程,我感受到了十一位老师的用心准备,看到了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
教学亮点如下:
(1)脑中有目标
丁萍萍老师抓住了本课“学习概括多件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设计,最终得以落实,张萌老师也是在上课初便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出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目标得以实现,目标是一节课的箭靶子,清晰的目标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2).眼中有学生:
1.及时回应:
郭晓闪老师,杨军歌老师,丁萍萍老师很关注学生在上课时候的互动,并能够及时的给予肯定,线上上课,我们互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及时的回应,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一个好的影响。
(2).口中妙语。
1.鼓励的语言
王培源老师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对学生说“你读的很流利”马晓丽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相信你们可以书写的很漂亮”“你们的总结能力真强”毛琳老师“哇,你们的想法可真奇妙”,丁萍萍老师说“同学们,老师很期待你们下节课更精彩的表现。”这些针对性的正面的语言不仅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更能给学生赋能,让学生信心百倍。老师的语言对于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在学生心中,老师就是权威,学生们会通过老师的语言认知自己,评价自己,所以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赋能,是一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
2.合适的语言
李晓芳老师在让学生读生字的时候说“来,让我们给他们打个招呼吧”识记的时候说“我们和他们交个朋友吧”,段扬帆和王佩源老师的语气亲切自然,都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拉近师生的关系。
(4).心中有学生。
1.留有时间:郭晓闪和杨军歌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总会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李晓芳老师在提出读书要求之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教学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心中有学生还体现在导入上,
2.导入有趣味:段扬帆老师用谜语,王文阁和杨军歌老师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美丽图片,毛琳和李晓芳老师则从课题质疑入手,不同的导入形式,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相当于给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5)脚下有落实。
1.段扬帆老师布置让学生讲把所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王佩源老师用课文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解决生活中自己遇到的问题,丁萍萍老师通过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事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何而读书,李晓芳老师,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来理解重点句子,拉近了课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一理念得以落实。
2.马晓丽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互评,王文阁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画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