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虽在,桃花儿已开。
可不像往年,各地的桃花节纷纷设置了隐身模式,留下一片片的十里桃花,印随天意,灼灼其华,回归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曾经邀约共游的好友,发来信息说,“咱今年是只能在家里赏桃花了,你家的桃树开花了吗?”
看着信息,望着进门儿路边的那几株桃树,不禁欣然一笑。
从一无所有的枝干,到星星点点的花苞,逐渐演化成粉红粉红的花朵,现在更是花朵花苞交相辉映,在绿叶的映衬下,分外的娇俏可人。
拍了几张图片,分享给好友。长期蜗居在百来个平方房子里的好友,说着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的言语,却透露着对花儿的欣赏。
我出生在桃花村,对桃树有着刻骨铭心的友好回忆,观赏桃花几乎成了每年必做的一件事儿。只要是桃树,无论大小,无关乎品种,哪怕只有几朵小花儿,我也能矗立半天。
禁不住地又一次来到桃花树前,看着满树粉红的桃花,仿佛深陷花海,见证着花谢花开,自得其乐。
还是花骨朵儿时,花儿所有的结构,被紧实的包裹在深褐色花萼里,非常的圆润可爱,仿佛种植蔬菜的大棚,让花朵尽情地沉眠在温床中,一心成长。
一天天的,花骨朵儿更鼓鼓囊囊了,花萼打开了一丝丝的缝隙,粉红的花瓣延伸了出来。那顶端调皮地伸出一根长长的丝状物,仿佛姑娘俏皮的吐出了舌头一般。那是花朵的雌蕊,能否长出果实就靠它了。
一片片花瓣儿,仿佛变魔术似的一天天伸展开来,像是慎重的逐步开启粉红的舞台,把更广阔的空间让给中间无数的丝状物,那是花蕊啊。
中间泛绿色的,顶端泛红的,是雌蕊。而其他的,都是雄蕊。雄蕊的顶端还顶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大量的花粉,随着中央的缝隙被打开,花粉们随风飞舞,如果恰好降落在雌蕊顶端,花儿的使命(授粉/授粉)也就结束了。
随着花朵的成熟,粉嫩的花药牵连着雄蕊,一起凋谢,随后花瓣会逐渐凋落,最后留下花萼,伴随着只剩下底部球状的雌蕊,这个球状物(子房)越长越大,最后成为我们熟悉的可口的桃子。
这一系列的过程说着简单,却是一朵桃花的一生。
逃之夭夭,真的是为了灼灼其华吗?
然而并不是!桃树不为成名却因为桃花灼灼成就了名声,桃树不为奉献却因为桃的清香多汁广受推崇。
那么,桃之夭夭,到底为何?
是为那毫不起眼的桃核,里面有着桃花种(部分品种种子不成熟,部分观赏品种只为开花无法结果),种下地,是可以收获一株桃树的。花,不过为结果,果不过是桃花种的营养,一切不过为后代服务,又或者说,不过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基因。
我们吃的桃,不过是桃树的馈赠;我们欣赏的花,不过是桃树的无心插柳。不经意的,桃树和人类已相伴千年,而终于成就的,是我们之间的双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一份芳华,不必孤芳自赏,因为它的无心插柳,已有人相伴。
桃之夭夭,愿其灼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