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到一个非亲密关系中的关联场景,模式类似。
和朋友聊到双方都认识的不是很熟的人,会开玩笑说到,很想伸出食指,piu一下,戳破那个面具,那层壳。
其实在关系和人际互动中,多多少少人都带着壳。
有些人的壳比较薄,感情很容易能流动出来,风险是让别人看到真心和软肋。
有些人的壳很厚,严严实实,理性和感性间的隔层,让这两者完全分离。
亲密关系,应该是一个栖息地。
如果在这里,都不能给壳一个洞,流出里面真实的感受,人就会更有封闭和隔绝的倾向。
2. 另外,关于“真实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点,真是年纪越大越有的体会。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一方面更自我中心,好像谁都应该天然能主动满足自己;另一方面也更脸皮薄,怕说出来不被满足会很受伤。
现在越来越学会把自己的需求和别人是否满足作区分。
自爱的步骤一,也是能看到和承认自己的需求。
然后我邀请你一起来满足它。
如果你加入,我能感受到你的爱。
如果你无法加入,我也不因此而暴跳,自己满足。
无论如何,自己需求的满足都能让自己感受到爱的表达,不管来自自己还是别人。
但是如果首先无法正视和表达需求,用层层礼盒把它包装成另一个样子,很容易事倍功半。
可能对方加入做了很多,那个需求
点也没有被踩到,双方都疲惫不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