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战略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指挥官」一词,即指方向和目标。战术则是达成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步骤。毛主席的意思大致就是只要方向不错,总能走到终点,合理规划路径,可以节省时间和磕绊。
信心+章法
智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毛主席这两句名言套用在「时间管理」上一样适用!
近几年「时间管理」这个词都快被说烂了,时间管理的各种书籍、资讯和训练营应运而生。很多人说,自从学习了时间管理之后,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但是依然会有焦虑感,有的时候甚至会怀疑这么做的意义。也有人说,通过计划和打卡,看起来自律性确实提高了,不过人生的高度也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很多,似乎那些佛系派才是真正时间管理的高手。
那么,在谈时间管理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什么?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和舆论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别人也那么做,或者是父母希望我们那么做。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被事情推着往前走而已。
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方向都不明确,那么再努力,可能都去不到你想要去的地方。为了找对方向,我们要学会两件事情:「断舍离」和「回到当下」。
时间管理的「战略」与「战术」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舍才能有得
断舍离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者内心真正的热情和兴趣。然后,舍弃那些相关度不高的人和事,将更多的时间和关注留给更真正所爱。当你做完断舍离之后,你会发现人生的路径更加清晰了,心理上也变得更轻松了。
时间管理的「战略」与「战术」时间是一个谎言,活在当下才是真实
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艾克哈里.托利《当下的力量》时间管理的「战略」与「战术」
战略上的藐视的最高境界就是当它根本不存在!当你开始关注它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被它牵绊住了。只有把关注点拉回到当下,你才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这种忘我来自于对时间和周遭的忽视。
时间管理「战术」四法
第一,列出计划,逐步细化
先设定人生目标,再根据现在自己的位置和将最终要去的方向,在中间添加具体的可落实的点。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梳理人生目标,10年计划,年度计划,每月计划和日程表。
第二,换个场所
20世纪70年代,有三名心理学家在密歇根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场景学习中,最后发现在同一间屋子里学习的小组平均能够记的40个单词的16个,在两间不同屋子学习的小组平均能够记起来24个,也就是说变换了学习场所之后,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40%。
不同的场景背景对我们记忆的留存会起不同的作用。当工作或者是学习效率不佳的时候,不妨换一个场所试试。
第三,懂得放松和休息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人生似一颗紧绷的弦,手指松了,弦就软了,力道紧了,弦就断了。”
放松是一门艺术,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更好地唤醒和激活大脑。人的专注力一般能够保持在20~25分钟。近几年流行的番茄工作法,也是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然后给自己一个5分钟的放松时间,作为奖励和调整。
时间管理并不代表你就要像机器人一样不停运转,时间管理强调的是角色的快速转换。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有更高的利用时间的效率,提高时间的“质量”。
第四,学习冥想
人有静气气度自来,心有定力智慧自开。
时间管理的内核是精力管理。通过冥想我们的脑波会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身心的改变,帮助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和定力。
我们熟知的苹果之父Steve jobs,还是传奇投资人Ray Dalio 都是冥想的忠实粉丝。很多西方精英也都在践行这项古老的东方修炼。心理学家说,专注力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心理资源之一,而你是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去获取这种稀缺资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