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成年人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得多、做得少

成年人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得多、做得少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4-05-13 07:09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833/9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继续分享重读《认知驱动》的感想。

01

参差不齐,乃是幸福本源。

人们说,人人生而平等,现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禀赋机遇,人与人之间相差很大。

不同年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们想法肯定不同,这是必然的。

而这种不同,很难说出孰是孰非,因为各有各的道理。

我们要警惕的是,很多时候,观点不同,不是非黑即白,在两种观点之间,有丰富的背景信息,有宽阔的中间地带,很多地方是我们认知上的盲区。

网络上很多偏激乃至极端的言论,有的是自说自话,有的是哗众取宠,还有的是博人眼球,很正常的。

就像文似看山不喜平,网络上的观点,从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这样才有流量,才有名和利。

而到现实中,谁不是得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

世间百态,都有存在的道理,生态是复杂的,利益是复杂的,观念是复杂的,保持开放的心态,持守内心的天平,坚持走经过时间及实践检验的正道。

这样做,没那么惊艳,却历久弥新,行稳致远。

02

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哪个更重要?不能说概念不重要。

概念,想法,看起来是虚的,无足轻重,其实不然。

它们来自对现实的认识,客观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如何反应,如何去看,会在头脑中产生意识。

它们也是我们对现实的擘画,概念也好,构想也好,假设也好,都是内在思维系统中生成的,会被我们用来去勾勒发展图景,指导自己的行为。

认为人是固定不变的,也就限制了能力拓展,放弃了成长的机会。

没有提前想清楚、做好计划,现实中做起来自然没有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榔头。

对于问题的假设,如果偏离了事实,那么解题的过程中,自然不得要领。

想要行动高效,富有成效,最需要关注的,不是怎么行动,如何坚持,而是头脑中预想的那个前提,它是不是清晰准确。

03

就像猫叔说的,搞定读写说,干掉懒怂拖。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想明白了,其实并没有。

怎么验证呢?把脑海中的图景、想法,跟别人说一说,看看自己能清晰表达么,看看对方能理解单位么。这么一测试,就会发现究竟想得如何了。

又或者,试着写下来,把疑问、思路、经历、经验,都写下来,看看那些盘旋在脑海中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自然而然地流畅在笔端,用键盘不卡壳地敲出来。

试一试,就知道了自己究竟有没有自以为想得那么深入和系统。

写这个动作,不是说给思考增加难度,而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激发自己的大脑,把熵增的复杂想法,抓住重点,条分缕析,形成清晰的认知。

哪怕是对一件小事的看法,一条平平无奇的经验,但只要开始了,用写作倒逼思考、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正循环就启动了。

我们从中收获的,就一定会远超在写作上付出的。


04

成年人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得多、做得少。

小时候的快乐,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具体,可以没心没肺,可是长大成年后,我们拥有了那么多,却总是快乐不起来,一腔热血地做事,也总是容易过早耗尽热情。

是哪里不对呢?主要出在两点∶

一是,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做得太少。

每天都做那么多事,即便没什么事情的时候,还要给自己找事情做,填满无聊的时间。

可是,却没有想过哪些事情是必要且重要的,刷短视频是必要的吗?熬夜是重要的吗?即便想到了,也做得明显不够。对于工作方法的改进,总是不够。对于健身的坚持,总是不够。

二是,在对改变的预期上,想得太高。

虽然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可是变化并没有那么瞬息万变,不会是想到就能变,我们不是魔法师。

现实中的改变,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积累,量变才有质变的可能,想要一小时看完一本书,想要一个月由内而外重塑自己,想要一年收获十年的成长,这份热切期待可以理解,可是它需要时间去做。

预期太高,会让自己冒进,沉不住气,要么早早放弃,要么急功近利,反而不好。

不如降低预期,甚至不抱啥预期,做一点有一点的收获,又或者惊喜,那样更容易进入正循环中。

05

忙于工作之外,应该有个自留地:个人成长。

这应该是一个长期项目,不仅要日日精进,还要年年坚持。

选择一个方向,或者领域,哪怕只是某个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练习某个技能,练就自己的手艺,都是可以的。

它是一个标识,提醒自己除了日常忙碌的成果之外,还要关注自己的成长,除了满足外在其他人的要求需求之外,还要满足自己渴望成长的身心。

平时不忙,那可以用这个项目来给自己拉练,上难度,比如业务学习课程、技能,甚至搞副业。

平时很忙,那更需要利用这个项目来给自己充电,学习业务知识,跟进行业前沿,提升综合素质,更从容不迫地应对工作,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的时候,当我们处在一个原地打转,或者踩坑、遭难的阶段,这个自留地可以作为秘密项目,甚至可以说是逃跑计划。

工作之内我们是一个身份,工作之外还有新的角色,哪怕只是想想而已,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能走出当下的那个肖申克。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相关文章

  • 2019-07-14

    人生烦恼的事大多是想得多做得少

  • 多做事,少说话

    想得多,做得少,时间浪费了,还容易烦恼。做得多睡得早,心安人也多点笑,快乐才会常来到。 孔子曰:学而不...

  • 2019-02-23

    以前我想得多做得少 现在我说得多做得少懒得想

  • 想得少做得多与想得多做得少

    这段时间过得太累,心力交瘁,想好好休息一下,想好好规划一下为数不多的人生。试问,已经35岁的人了,思维格局都已经定...

  • 想得多,做得少

    最近,经常更一个朋友聊起各种项目。也谈到了当今我们看到的很多赚钱的人和赚钱的模式。 懂日记里面说,他认识一个网红,...

  • 想得多,做得少

    到今天为止,我的基本习惯还没有大的改变,依然是想得很多,做的很少。 就像大家公认的那样,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在那定目...

  • 想得多,做得少

    要论想得多,做得少,我绝对是第一人。 我感觉只要从我一睁开眼,我的脑子就在不停地转转转。思绪如海水般涌来,可那些想...

  • 做得多,不如做得少或者不做

    过去的物件,讲究结实、实用,工匠在做物件的时候,也是本着这个原则用心去做,极少将好看美观作为考虑的第一要义。现在的...

  • 说得多做得少

    前天开了一个党员自评互评会议,会后脸上风平浪静,可心里的滋味的确难受,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你的缺点,但不曾想到...

  • 想得多做得少

    今天终于把2016年8月买的真空收纳套装用上了。把衣柜好好整理了一下,夏天的衣服、夏天的被子、冬天的衣服,只用了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年人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得多、做得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qp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