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是熰烟,要燃烧起来”
作者:塘中水仙
《礼记·文王世子》中有对老师职业的解读,说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于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递给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重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还有关于“一字之师”(宋·陶岳《五代史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最著名的当属韩愈《师说》中的那句: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的说法,不一一列举。
以上都是对于老师的这两个字的精心解读。一再强调的不止是讲台上的主宰者教给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索的欲望和自我成长的高贵品质。这不仅是为师者身体力行所要遵循的原则,更是作为学生从老师那里所学到的最宝贵的知识和品格。
而一个人的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总是喜欢回过头去看看来时的路,寻找当时的出发点,以此作为给自己加油的契机,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努力的姿态,走好未来的路。
基于此,一个时期以来,我就常常想起我上高中时候的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并且以为它永远不会过时,而在日新月异、一切都在加速度的今天,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尤其难能可贵。
那位老师大约四十五岁左右的年纪,按照现在国际上对于年龄的划分标准,他也不过是尚处在青年阶段,但显然比我们成熟得多。他中等身材,黑红的脸色,留着那时比较流行的发型——“大分头”,微黄的头发,已有几根银丝混于其中,这当然是用脑过度的结果,因为他常常是处在皱着眉头思考的状态。
其实,我早已不记得他更清晰一些的面目,也不知道他叫什么,甚至讲课时的样子,又具体教给我们哪些课本知识。只模模糊糊中记得他好像是姓陈,也好像是教我们历史的。
一次他在课堂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要老是熰烟,要燃烧起来!”
这话,显然与他所教的课程内容毫无关联。而一向有些叛逆的我,另类的我,却因为这样的反差,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生活至此。
这句话总是时不时地就从心底和岁月深处蹦到我的脑际,让我在今天纷繁复杂有焦躁不安的生活中,时时站在局外人的位置,审视人间,也审视自我的一切,包括我青春年少时一度想干成一番伟大的事业,然后由此成名成家的雄心壮志。
老师的这句话,曾经像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在我迷茫混沌的世界里留下一丝一闪即逝的光亮,让我以惊艳的姿态,做了喟叹中的仰视;而在今天,它却像是我前行路上进军的战鼓,尤其在我懈怠迷茫的时候,给我力量,催我奋进,促我自立自强,不忘曾经的豪言壮语和一腔热血。
而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话之后,很快那老师就调走了,也不知调到哪里去了,至此再无消息。本来我是插班过来的,比其他同学都入校晚,就觉得,他教了我们太短的时间,在我还没有开始熟悉他的时候,他就调走了。竟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发自于内心,仿佛他这个看上去平平常常的老师也成了夜空里一闪即逝的一颗流星。
多年后,晚熟而青涩的我可以什么都不记得,可唯有这一句话,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并回味悠长,而且依然在我看不清未来的头上的星空里闪烁,使我再也不敢怠慢我的人生。时光匆匆,怎经得起这样老是“熰烟”的状态?
怎么能够经得住只在内心里一次次痛下决心,早上来了: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努力,并渴望快出成绩,而不付出实际行动,随波逐流;到了晚上临上床睡觉之前了,长长地发出一声感叹:哦,一天又这样过去了,我收获了什么?比昨天有何进步!一年又要快过完了!我又比去年是否有了长进?
怎忍心就一直让自己的人生如此黯淡下去呢?心中有火,就该燃烧;胸中有理想,就该沿着曾经走过的印记,认清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行百里者半九十,曾经的付出不会白白流失,到了关键期,就要做好冲刺的最后一搏!
“不要老是怄烟,要燃烧起来!”已成为我今天的座右铭,我当以自己蹩脚的毛笔字用心抄写下来,再贴在我的床头上,随时提醒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免得让一个也曾脆弱的内心,迷失在今天这浮躁而令人郁闷的时代里,消失在今天这个充满着希望而又如此伟大的时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