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位刚刚考取北大的学子到北大报到。由于行李很多,便将其托付给一位手提塑料网兜路过的老者,自己去办入学手续。等办完手续之后已时过正午,他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回头去找,发现烈日下那位光头老者仍呆立路旁,手捧书本,悉心照看行李。次日开学典礼,只见近日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竟也端坐主席台上。找人一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幼年便同母亲分离,又加之时局动荡,他有足够的理由仇恨生活,但是老先生并没有。季羡林先生说:“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我爱天下一切狗》书中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
悲欢皆是生活
对季羡林,不少人想到他时,脑海中可能会冒出诸如“国宝级学者”或“国学大师”之类的头衔。但他在生活中很低调,生前亦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先生出生于贫困家庭,可是仍旧自强不息,努力上进,6岁时候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外地求学。后来留学德国十年,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伤感就是常年思念亲人,思念母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深得学生的喜爱。他不摆架子,也不操持着权威学阀的腔调,就如他的文字一样,春风化雨,不疾不徐。
"文革"爆发,季先生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在1968年被打成黑帮之后,季羡林劳苦致病,甚至不能行走,自己爬行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医生。他默默的忍受着,一直挨到文革结束。甚至在“文革”期间还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经历了人间冷暖,季羡林先生却变得更加坦然:“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无论荣辱,季羡林先生都把自己当成是农民的儿子,作为洋博士是如此,被打成“牛鬼蛇神”时也是如此,从不搞特殊,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才让季羡林宠辱不惊地看待生命中的繁华与失意,
就如同他自述的一样:“我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一位‘过客’那样,我的任务就是向前走,向前走。前方是什么地方呢?老翁看到的是坟墓,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花。……不管怎样,反正我是非走上前去不行的,不管是坟墓,还是野百合花,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寻常生活的美与爱
终其一生,季羡林都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儿子: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只最简单的敞口手提包,甚至一件雨衣,他都能穿50年。他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对人也好、对事也罢,他没有半分掩藏,说真话、讲实事,他愿意将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提及季羡林先生,我就会想起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两篇课文《怀念母亲》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种的》。他笔下的文字平淡如水,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词藻,甚至不表露深爱和沉痛,然则读后却令人感悟却醇厚如酒。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正如季羡林所追求的那样:“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一样,形成了他散文的独特风格。
《我爱天下一切狗》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着季老先生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活深深的热爱。文章中满满充盈着人间烟火味和人情味。
平常的琐屑杂事,能在他内心深处开花结果。质朴的小细节,也能被他写得有滋有味有颜色。更为难得的是,季羡林在讲述这些小事时,始终保留其极为朴素的季式文风,给人带来了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感。北京的小胡同走过无数遍,却怎么也走不腻。清华和北大,也反复出现在他的笔下。甚至连路边绿色的小草都自成一道风景,对他充满了吸引力。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季老看到了万物的可爱,生活的明朗,而我们看到了季老那永远的赤子之心。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的日常最是可贵,因为日常里承载的才是生命的拥有,日常里也能品味出生活的真谛,用心品味寻常生活的美与爱,生命平常亦美。
爱生灵,爱万物,爱众生
季羡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动物,并感到同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季羡林比较著名的“猫文”有两篇,一篇为《老猫》,另一篇为《咪咪二世》。前者写的是他在1978年养的两只分别叫“虎子”和“咪咪”的猫的故事。季老在《老猫》中写道:“最让我心烦的是,它偏偏看上了我桌子上的稿纸。我正写着什么文章,然而它却根本不管这一套,跳上去,屁股往下一蹲,一泡猫尿流在上面,还闪着微弱的光。说我不急,那不是真的。我心里真急,但是,我谨遵我的一条戒律:决不打小猫一掌,在任何情况之下,也不打它。此时,我赶快把稿纸拿起来,抖掉了上面的猫尿,等它自己干。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真是哭笑不得。家人对我的嘲笑,我置若罔闻,‘全等秋风过耳边’。”
一般而言,我们只听过遛狗,从没听说过遛猫的,因为猫一放出来总不会跟着人走,而季羡林先生的这只咪咪二世竟然打破了猫世界的旧习,每天都跟着季老爷子散步,成为燕园的一奇。季羡林调侃说:“可惜宣传跟不上,否则,这一奇景将同英国王宫卫队换岗一样,名扬世界了。”
季羡林爱猫人所共知,他爱狗是因为狗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和母亲相关,在季羡林的心中,这条老狗寄托了故乡的怀念,寄托了对母亲的哀思。这条老狗陪伴母亲十几年,陪伴母亲打发了十几年寂寞的时光。狗儿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忠诚地陪伴在她母亲的左右,就连母亲去世,忠诚的老狗还依然守护着主人,直到饿死在那里。送别母亲离开故土的那一刻,只有那条陪伴母亲的老狗与他诀别。
“我真觉得,大自然特别可爱,生命特别可爱,人类特别可爱,一切有生无生之物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
每个人的一生都无法重来,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终究成为了回忆。自此,他爱天下一切狗。
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的坦荡、清醒、真实。而想要活出一个真实的人生,一定要读季羡林。《我爱天下一切狗》,爱尽万物,自在不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