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多美妙的诗词世界啊。但和童书、孩子打过这么多年交道,也和很多孩子家长交流过,却发现一个不太妙的现象——孩子们可能会背很多首古诗,但新诗或者说现代诗却接触不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相对而言,诗歌比童话更概括、更抽象,孩子理解起来没那么容易;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喜好也决定了孩子接受的内容。有的家长不喜欢诗歌,给孩子读的也少;在已经出版的儿童读物中,适合孩子读的优秀诗歌相对较少。
幸亏,还有很多人记得诗,记得给孩子选诗。当代著名诗人、连续八届小学生诗歌节评委会主任杨克先生精心挑选了适合儿童的100(其实是99首,最后一首需要读者自己选一首写在最后一页,也算是这本书别出心裁的地方)首新诗编辑成书,有了这本《给孩子的100首新诗》。这本书所谓的“新诗”指的是中国现代诗,收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优秀的100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这些诗的内容贴合孩子们的趣味,内容也丰富多彩,有的诗写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诗记录着人们丰富的情绪,有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亲情、成长、历史、战争的思考。这些诗简单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有些诗还是现在孩子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念过的呢。
优秀的诗歌寓意隽永,节奏鲜明,让人过目不忘。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说:“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所以,我们的诗歌教育源远流长,任重而道远。近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诗教,并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诗。老诗人圣野曾经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多给孩子读诗,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诗歌,让诗意渗进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孩子读诗,赋予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心灵纯真,感觉敏锐,这是读诗、写诗的基础。每一个诗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给孩子读诗,就是帮孩子打开一扇发现的窗户,孩子们透过诗歌可以感受到美的熏陶:大自然广阔无垠,日月星辰,一草一木都有其可爱之处——读叶圣陶的《小小的船》,你能发现月亮的纯美;读哑默的《海鸥》,你能体会海鸥的自由;身边的亲人朋友,四季的循环往复,都能引发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感,而诗歌是情感宣泄的最好出口。穆旦的《春》,杜运燮的《秋》,吕德安的《父亲和我》都深深打动着我们;诗歌还是思想最灿烂的火花,它以特定的形式有节奏地展示着思维的变幻。余光中的《乡愁》,将乡愁具象化,层层递进,像一首咏叹调回响在脑海心间。而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则将乡愁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抒发出另一种不同于个人的乡愁。诗歌就像精致迷你的图画,将东方神韵和情感浓缩到一个个方块字中,展示出一个简洁美丽的世界。
给孩子读诗,送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诗歌是浪漫的,是充满想象力的,这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诗中那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意象把我们带到一个无垠的世界。现实中的事物也罢,思想也罢都可以自由地在诗中穿梭,大的能变小,小的能变大;具体的可以变抽象,抽象的可以变具体,寄托着诗人的情感,穿越时间和空间,翱翔在现实与想象中。就像余光中的《乡愁》,情感本来看不见,摸不着,但诗人将这种思绪化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以小见大,每一节都像一帧动画,画面感极强。
给孩子读诗,带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小孩子虽然还没有受过正式的语言训练,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对事、对物的体会表达最本真,脱口而出的话未经雕琢,常常语出惊人而不自知。给孩子读诗,就是让孩子感受语言的简洁、韵味,让他们体会语感,感受语言的生动活泼和蕴藏在其中的思想感情,进而在他有所思,有所想的时候,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那对他来说,一定是最好的诗!
诗歌让我们的心灵充实,情感丰富,想象力飞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空灵而美好。给孩子读诗吧,让诗歌犹如和风细雨浸润到孩子的生命中吧,让他们能够诗意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