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增长极,新的赚钱门路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国内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将达到5.7万亿元,移动电商用户则将增长至5.12亿人,在此背景下,社交电商行业将迎来市场大爆发的局面。
数据还显示:去年我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高达2.23亿人,预计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4.2%,保持低获客成本优势下的高速增长,用户数也将突破3亿。
据今年7月发布的《2018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此前商务部统计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可达9.6万亿元。《报告》则预估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几乎占到整个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的3层。
社交电商大爆发,谁将是下一个电商巨头
消费者通过社交突然创造了额外30%的网购需求,阿里京东等传统大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相对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人、货、场的变迁。
人,也就是消费者从年轻化到全龄化结构的扩张;
货品设计理念从围绕产品规模化提供到个性化设计不断提升;
场景从中心化电子商务平台到碎片化社交平台的演变,其变化主要是旧的巨头消亡,新的明星企业崛起。
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中任何企业都不能安于现状,随时有可能被创新的力量影响、冲击、改变,甚至颠覆。
而随着传统电商获客成本的提高,让社交电商——以社交为核心的高频、低成本模式重获市场的关注。京东、淘宝、唯品会等已经开始在社交电商领域排兵布阵,社交电商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多家传统电商平台的发力点,新的零售战争一触即发。
社交电商中的潜力选手
社交电商平台虽然几乎都在微信生态下快速增长,但面对着不同的服务人群,背后的模式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走向。其中有的做精选,有的做拼团,有的依托网红,有的从垂直领域出发,也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诞生了一批改变电商格局的超级企业。
当然,社交电商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一些社交电商曾陷入的传销质疑,还是产品山寨问题,都警示着新经济领域并不完善的游戏规则。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立马陷入假货旋涡,并愈演愈烈,以至其股价不断下跌,至今没有走出泥沼。
云集与环球捕手都是多级分销,一不小心就会被拿捏不好尺度的人误以为是传销。
以内容为入口的小红书,也曾陷入“真假货混卖”的疑云,损失了大批有潜力从内容转化为消费者的用户。
社交电商的产品质量难以把控,主要还是因为所依托的供货渠道难以管理。个人商家和资质审核不严格的供货商打出的低价策略,确实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做到维系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用户,浪费了社交电商的流量优势。
目前一些新平台意识到了这一痛点,在货品质量保证上大做文章。共享惠app,选择采用直接与源头产地或品牌厂商签约,避免资质不明的供货商,保证用户“所见即所得”,在现有的用户群体中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复购率达到了拼多多的3~4倍,在平台和用户之间取得了难能可贵的信任。
共享惠能留住用户的秘诀,其实不止品质。比起一般的电商,共享惠最大的特色是消费积分补贴制度——惠豆模式。
共享惠不止有线上商城,还有为数不少的线下签约店铺。店铺使用专用的二维码收款,消费者扫码消费后即可获得支付金额等额的惠豆。
惠豆可用于在共享会app、小程序、公众号商城购物时抵扣现金,相当于线下购物的积分可以用于线上支付,将线上线下的流量入口结合起来。消费者无需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即可获得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
社交电商发展到如今,前有行业怪物已经成型,后有新兴市场虎视眈眈,传统电商也纷纷下水,今后究竟鹿死谁手,还需观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