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公众号黑胶图书馆
台湾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一特别文艺小清新的地儿,干净的街道,湿湿的海风,笑容甜美的台妹以及漫无止境的雨季都是这里的标签。
台湾有着非常好的文化氛围,慢节奏给了这里的人们足够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产出着大量优质的设计、图书、电影以及音乐。
很多人对台湾的了解都来自于音乐。从周杰伦,苏打绿,五月天这些陪着我们长大的音乐人的歌里,我们几乎能拼凑出一张台湾街头的相片。
阿信在自传最终章《转眼》里回忆道“在我的时代,还有唱片行,如同博物馆,装满了希望,披头与枪花,爱情和忧伤,永远骄傲高唱。”这似乎是对时代骤变的一种感叹,更是对逝去的那个美好的年代的一种致敬,那时满街小碟屋里的打口碟让他们看到了更大的音乐世界。
香港最后一家HMV落下门闸
阿信写歌的时候可能多少有点儿悲观,其实现实也并没有好到哪儿去。随着数字音乐席卷全球,国内的唱片行几乎一夜之间少了大半,甚至很多城市早已没有了真正的碟屋。今年香港HMV和香港唱片的接连倒闭,也预示着实体唱片店所面临的这一场挑战还远未结束。
唏嘘归唏嘘,形式虽严峻,但总有值得庆幸的事儿,如今我们还能在一些城市见到一些唱片店和那些数十年一日在店里码着碟的老板们,他们几乎成了每个城市的“音乐遗迹”。
台北的小宋唱片行就是这之中坚定的一份子。
老板宋伟伦今年已经59了。岁月是把杀猪刀,看他如今大腹便便的样子,可能很难想象曾经他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军人。不过年近花甲的他依旧保持着不错的精神头儿,每天都会把店里的唱片理得倍儿齐整。
宋老板在文章开头的采访视频中被记者提问“为什么会开黑胶唱片店?”,他回答:“喜欢啊,讲一个笑话,唱片老婆不借,其他可以商量,这就是喜爱程度。”
确实是这样,宋老板在1996年退伍开了黑胶店,时值黑胶行业的凛凛寒冬,这样的一个创业选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爱发电”。挣不着钱不说,还不受人待见,进货更是麻烦得不行。
最开始时他只是租了一个靠近路边的小单间,以买卖二手黑胶唱片为主,每一张唱片都是他亲自挑选的,成色上有保障。慢慢地,他凭着满腔热爱竟也坚持了下去,通过对唱片的严格把关,过硬的质量为他带来了第一批粉丝。
2005年小宋唱片因为原来在的电子市场安了熄灯号,六点断电,便搬到了相隔两条马路的西园西园路二段225巷。
这一次搬家也是小宋唱片行最后一次搬家,它在这条满是家具城的小巷子里,一坐就是十几年。
搬了新家的小宋唱片行依然保持着和最初时一样的朴实,简单的招牌和陈列,让它在周围的民房之中毫无违和感。
但别小看这小小的铺面,它里面装着的可是宋老板20几年的全部心血。“别的不敢说,但古典黑胶唱片和爵士黑胶唱片,在全台湾我这儿最全。”这可不是随便吹个牛,小宋唱片行单古典黑胶唱片就有足足六万多张的库存,在岛上那是真真的“黑胶图书馆”,按现在的黑胶唱片市场算,这些唱片卖一辈子妥妥够了。
但是宋老板显然没有满足,他仍旧亲历亲为挑选唱片,现在的小宋唱片行除了做二手黑胶唱片买卖,也有大量的全新唱片上架,这都是他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以及全球各地新发行的唱片中选出的。虽然是做买卖,但是他依然带着军人的耿直,他说:“我只卖我懂得音乐,靠客人的素质和唱片的质量取胜。”
小宋唱片行的二楼是老板专门收纳古典唱片的地方,在这几万张古典唱片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张Ashkenazy演奏的李斯特超绝技练习曲,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公认的最难的钢琴曲。老烧就是老烧,这没点儿好设备还真听不出感觉。
因为他的这种作风,店里的客人也基本都是老熟人儿。但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藏在建材市场中的小店,全球各地的许多黑胶爱好者都专程前往台湾朝圣,宋老板也因此被美国、澳大利亚等各国记者先后采访,正是他们这些人对黑胶的热爱才让黑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老板对当今的黑胶市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所谓“黑胶回潮”是因为60后、70后们逐渐开始退休,他们有钱有闲,想怀旧找回童年的回忆,也给退休生活找个寄托,便入了黑胶坑。为了方便这些中老年人,老板也回收了许多闲置的播放设备,亲自维修翻新,并为客人们提供免费检修的服务。
同时他还和新竹的朋友汪先生一起研发了这么一台超声波唱片清洁设备,为客人们提供清洗唱片,修复唱片的全方位服务。别看这设备长得粗枝大叶了点儿,洗出来的效果倍儿棒。
这二十几年下来,他不仅成了音乐专家,也成了唱机维修专业户。他贼自豪地说“别管啥疑难杂症,还是几十年前的零件,没有我整不好的。”
就冲这股子劲头,这番话便让人不得不信服。他所有的本事都源于他对于黑胶的热爱,它不只是拿他做一个交易置换物,他更想让人们真正地走进这个五彩的黑色世界。
“在这个行业里,懂音乐,有热忱最重要。”这是他开店的信条,也是黑胶圈儿的一条真谛。没有人可以估量接下来的市场,唯有热情才能让人走过一个又一个坎儿。他从那个黑胶唱片最寒冷的冬天做到了如今这个新的春天,说白了,他早看透了。
2013年他在高雄开了小宋唱片行的分店。店面看起来和台北店相差不大,不同的是,高雄店的主要顾客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青少年,他也因此把主营的内容调整为流行乐、摇滚乐、以及华语音乐。
这也让老板对黑胶文化的复苏逐渐有了些新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尝试融入这一文化。
“今天黑胶文化的式微是一种危机,也是转机。”如今早已不再年轻的小宋对这些文化现象看的非常淡然,他想的更多的依然是如何挑选更多优质的唱片,以及如何给客人们带来更好的淘碟玩碟体验,就算时间再走个二十年,他也一样如此。
如果你想去台湾玩,也一定记得把小宋唱片行列入你的计划,不会吃亏更不会上当。就算不购物,看看老板表演听十秒前奏分辨演奏家及演出版本也会是相当有趣的体验了。
愿小宋唱片行、小宋和世界上的“小宋”们永远保持这一份温度。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