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对于中国来说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但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和悲愤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拉斯维加斯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枪击案事件,也是美国有史以来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凶手住在第32层的酒店房间里,从窗户向正在参加音乐节的大量民众开枪,在这次机枪的扫射下,有59人遇难,500多人受伤。联邦警察,FBI开始介入调查,各个政要开始发表演说谴责,随后而来的就是关于枪支控制问题的讨论,接着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被埋没。这似乎就是每次枪击案发生后,一个常规的流程。
1.为什么美国的枪支管制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
也许你会说,美国人的价值观崇尚自由,法律不应该侵犯别人合法的自由,毕竟买枪是个人的事。不可否认,单讲买枪这一客观行为确实是私人的事,本不应该给予过多干预,但是我们无法反驳每个个体都既是个人领域的主体也是公共领域的参与者,然而个体的不确定性,容易把私人问题变成公共问题,由于冲动,或是追求一时快感,抑或是悲观厌世的而犯罪的事实实在事太多了,我也无法反驳枪支这一工具加剧了这一本来就可悲的悲剧的惨烈。事实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国家犯罪率也都比较高。然而难道你真的认为这一切是价值观的问题?正如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切问题的矛盾,都离不开各个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个幌子。在美国,要竞选总统首先你得有强大的资金后盾,而提供资金的财团不乏资金实力雄厚的军火商,更何况一些议员呢?早在第一世界大战,因战争而发财的军火商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呢?美国现在不也是常常挑起战争,趁机兜售军火武器?
2.为什么美国枪击暴力事件经常发生?
首先我们得承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每个国家都发生各种惨案。但是在这些事件背后,或许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对于完整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成长的环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暴力游戏,以及暴力电影,这在无形中激起了我们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也为以后暴力倾向打开了一个窗户。而教育就是要引导,疏通,让它们被扼杀在摇篮里。此外社会是一个大的集合,固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制加以管理,但是这些制度和法制仅仅是作为外在的约束,而对于内在人性却显得有些苍白,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即使死刑存在,犯罪活动仍然尚在。所以此时德治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它作为内在的一个紧箍咒加以约束。关于各种教育,家庭、社会的作用不容忽视,杜绝暴力事件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3.枪击案后的美国的爱是什么样?
每一次的枪击,都有生命陨落,都有鲜花和眼泪。对于逝者,大家都会主动的组织起来进行悼念,祈祷死者安息,希望生者坚强。但美国的爱远不止此,它的爱包容性很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枪击案,一共死了33个包括凶手。在悼念时,一共点了33个蜡烛,凶手赵承熙和所有的逝者一样被追悼。按理说对于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理应受到唾骂诅咒,为何还有如此待遇?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爱?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的爱,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这种爱超越了对与错、善与恶,但又在法律的准绳之内。这种爱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式的爱也不是一蹴即成的。美国社会人种很多,来自世界各个角落,而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相互影响、相互冲突、彼此包容。在经过不断的冲突,包容之后,成就了美国强大包容性的文化。而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美国人的包容性自然会得到改善。其次美国人大部分都是信仰基督教的,而耶稣的爱是博大的,耶稣不因我们每个人是罪人而放弃我们,只要我们跟随他,信靠他。基督教的信仰也在美国人的脑海里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这样一种爱。
最后我想说,愿世界依然爱长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