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的南京,依旧有些清冷。我抱着宣纸背着画板穿梭在校园里,俨然不觉自己是个就要毕业的学生。只是在这春生之际,谷雨朦胧,偶来的阳光着实让人欢喜,放课后的大道上布满学生的朗朗大谈之声,也为这阴郁的天气多增几分人气。
想想大学还有三个月就要结束,而我也难得过上了悠闲的日子,写写画画,吃吃睡睡,倒是一副无关事故的模样。怀容早就叮嘱过我,这段时间只需要好好养好身体,修补那些生来就吭吭歪歪的人生地基。如若放在以前,自己必定会腾升一种莫名的罪恶感,认为荒度时间是一种不被接受的蝼蚁之为,自己势必要做那头大象,却在挣扎多年走了那么多弯路之后才明了——有时候,无为,反倒会成就一番作为。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根的文化人。父母的教育模式被社会捆绑,孩子的教育模式被父母捆绑,一代传一代。我们总是思考怎样才能赚得更多,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却很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到底快不快乐?老桐老师说,缺少传统文化的涵养,人就像缺根的植物,虽然能生长,却是空有其表,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倒。四书五经之于人,就像人的大学,一如人生长过程中的内生力量,这种力量安而稳,才能推动人在各个领域更好的发展。在过去的教育里,人学的,更多的是谋生的技能,这种技能习得就像人在上小学。只有把生命升华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才能丰盈自己的一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修习之道才是开始,因为因缘,所以感恩。
本欲想邀请老桐老师开讲传统文化读书会,启鹏却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启鹏问我,为什么想做读书会。我很直接回答:因为我想跟老师学习传统文化。我的“我想”,是之于我自己的强烈学习愿望,是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而在文化道义上,却是更多的强调“责任和担当”,以别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放低自己的需求或是隐没自己的需求,从而在为别人付出的过程中实现反哺式的自我成长。每每在青年圈做活动,我总是更多的先去思考自己需要些什么,再依照自己的意愿去计划实行,而在传统文化角度上,却给了我一个新的思维和方向。
这两天帮知语轩做了框架梳理,协助细化每个部门职能,制定品牌战略,进行专题策划,负责新媒体品牌推广,最后进行人员招募和培训。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从前十八班武艺各个领域都能游走掌握的时候,那时候干社团作为负责人既要有全局思想和长远目光,又要挑得起各个部门的工作。启鹏对我的定义是,综合性人才。但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属于什么都还可以什么都能做一些却没有精通之处的人,反思之下,发现这也是我的不足。和刘云一年未见,聊了很多关于自己这一年的看法和经历。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坚持和执着,但也带着属于这个年纪的浮动心性。有时候,我觉得执念太深未必是好事,很多年前有人就曾这样劝诫过我,但囿于我的固执,因此多年来自己没少痛苦。后来回头想想,所谓一时的执,也是为了在这世界里能够手握一根依然能让自己温暖发光的稻草吧。
很久很久以前,我总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踩着火箭的速度拼命向前冲。后来冲了好久,就开始盲目的乱撞,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和否定。那时候是自己,想急于成功,快速实现一切,却又忽略了自身的内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路况。时至今日,才慢慢看清,身上需要修补的缺陷依旧很多,自我根治不好,并不能产生令自己安定的内生力量,并没有足够的光和热持续供暖,源源不断推动自己前行。有人曾问我,读书的最大作用是什么?或许不是为了博学,不是为了成为大家,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定。读书是为了“求稳”,抑或可以说是一种“镇魂器”,能让你站在这片土地上不再感觉飘飘荡荡,心惊胆战,而是感受到那股双脚着地后的踏实力量。大地是本,人为什么要强调接地气,这就是土地能给予我们一种踏实的温暖。前些天,我打开了好久不用的人人,浏览以前那些所谓牛逼轰轰的人人好友的生活状态。和我一样,很多人已经在两年前离开了这片土壤,各自纷飞。但其实自己还是挺感谢人人的,当年这个平台,为我开拓了庞大的信息流和优秀交际圈,让我迅速吸收成长。想想当年也是因为AIESEC,开启了自己通向现在这个世界的一道窗,而后则是抵达更加广阔的世界。
有时候总觉得,人生来就是属于什么的。譬如我觉得自己生来就是对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名状的爱,譬如我觉得自己生来就与广州这个城市有着难以言喻的千丝万连。在广州的那段时间,仿佛连空气都可以熟悉到沁心入脾。跟大白住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二人俨然一对小情侣,而自己最理想的跟另一半的相处方式也是这般。一起入睡,一起醒来,我做饭他洗碗,一起加班熬夜工作,一起就着某个问题争论沟通,一起相互嫌弃对方的生活细节却又乐于微笑包容。这样的感情需要建立在相似的价值观上,彼此仿佛很像却又存在差别,一起经历一起成长,坦诚沟通相互分享,同时彼此都会给对方保留一定的个人空间。通俗讲就是能沟通得来,大家处于差不多的频率上,能有话讲,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共鸣。然而最重要的是,彼此都能接受对方内心那个孤独怯懦卑微的小孩。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表现在众人面前的,大家所认同的那个优秀的自己,还有一个就是时刻跟自己形影不离、独单害怕的自己。在人群中每个人都习惯去向别人表现出那个外在的自己,而对于那个内心的小孩,总是期待着别人来发现,却又害怕别人会发现。因为那样一个内心的小孩,自己是这么的不喜欢,这么的难以让自己接受,有时候甚至是厌恶的,却又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也是真实的自己。好朋友的差别亦是这样的,一个住在心里,一个住在心外。住进心里的人,就会看见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信任和默契也随之产生。
有时候,我和大白都会吐槽彼此很像。价值观,想法,爱好,阅读,一个圈子,喜欢日式和北欧极简,对家具的要求一定要是木质,还都喜欢程壁。在广州的那几天,我每天从学校回来,都会在南方报社大门前等她下班,或是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等她回来。偶尔会看到报社门前的花摊,我便买了一大束雏菊带回家送她,没有花瓶我们就用红酒罐子盛好,摆在大厅的玻璃茶几上。我们一起讨论柴静,讨论南都,讨论南香红老师,一起练习口语并用英文对话,一起加班,一起头脑风暴改简历,一起讨论纸媒消亡和澎湃转型。几乎每天晚上熄灯后,我们在黑暗中看着天花板,深度交流,谈感情,谈彼此内心的小孩,憧憬未来。每说到曾经那些艰难的日子,大白还会习惯性的摸摸我的头。然而那一刻,其实自己也是平静的,当某些事自己能够坦白安静道出的时候,就已经证明它对自己其实也没那么重要那么影响重大了。在过去长长的一年里,还特别想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怀容。特别感谢她这一年的陪伴,参与到我这一年为一件事全力以赴的时光里,感谢她感受我的各种情绪,愿意听我倾吐各种垃圾。最感谢的,还是,她通过心理学的方式,和我一起剖析我的思维和成长经历,包括提了很多由果逐因倒溯回流看待目前问题的方法,让我进一步认清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我身边的一切。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结果并不重要,曾经也并不重要,而你遇到的那些人,你走过漫漫长路所拥有的经历,所看到的世界,所交换到的宝贵思想,都为你的生命增加厚度和拓展宽度。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偶有停顿,却也不能心急,因为那也是一种成长,一种休息,它会让你静下来,慢下了,理清你的过去,看清你的未来。因此,现在的我,不再期盼自己时刻踩着火箭向前飞,但却会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像河流一样,自然而然,慢慢流淌。
很久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毕业作品,很喜欢片尾的这几句话
——亲爱的女孩,你要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