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963/2e8740d9cebcd0ae.jpg)
前几天是中秋节,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晒着美食,什么妈妈做的月饼,老婆做的菜,等等,充满了浓浓的幸福甜蜜的味道。我想大家晒的不仅仅是那些美味,还有为他们制作美味的那些人或那种幸福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味道,而喜欢的原因,除了味道本身的独特或好吃之外,应该还有承载在味道之上的某个人或者某种情感吧。例如,绝大多数的人都爱吃自己妈妈(也有可能是爸爸,或者妻子丈夫,或者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其他特别的人,在此不一一类举,下同)做的菜。我想,如果简单的用口感来定义的话,妈妈们做的菜恐怕要比厨师做的差一点,自己家里的粗茶淡饭也比不上餐馆里的山珍海味。可吃来吃去,最后发现还是妈妈做的饭最好吃。
因此,每个人喜欢一些味道,不仅仅在于食物的口感,更在于做食物的那个人。为什么那个人如此重要呢,因为那个人是在“用心”为你做饭。
试想下那种美妙的场景。妈妈们精心打扮之后出门,走向菜市场精挑细选菜品,然后满脸收获感的提着东西回家,到家之后认真淘洗加工,顶着油烟味精心炒煎煮蒸,最后成就感爆棚的看着你享用美餐。每一步,她们都很开心,很用心。她们努力按照你最喜欢的菜品去挑选,你最喜欢的味道去烹制,因此,当食物最后端上桌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顿饭了,更饱含着浓浓的关怀与幸福。
她们的食材基本都是些常见的肉蛋菜米面油,她们的刀工并不过硬,厨艺并不精湛,也没有什么讲究的摆盘,但你就是喜欢或者习惯那个味道,因为大餐厅里的那些美食只饱了你的胃,而那个人做的饭还饱了你的心。这应该就是我们喜欢那个人的饭菜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只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好像已经不在乎那份“用心”了。一些人陶醉于感官世界,喜欢打扮的花枝招展或玉树临风,坐在富丽堂皇的餐厅里,摆上满满一桌美酒佳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胡吃海喝;一些人满足于口舌之欲,喜欢大街小巷寻觅品味“美食”,还自诩为美食家;一些人抱着应付心态,方便面、零食、快餐、外卖,随便凑活了事。慢慢的,大家就不再拿“用心”当回事,遗忘了那些味道,忽略了那些人。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每个美食的后面都伴随着一个故事。也正是有了那些故事,那些味道才显得非常独特,充满情感,让人垂涎。那里面,没有一个人不是在“用心”制作食物的,而正是因为那份用心,那些味道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活灵活现地被呈现在众人面前,让人感动,令人神往。因为,“用心”应该才是美食的灵魂。
所以,也请各位亲们,千万别辜负了他们“用心”烹制的那些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