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女儿眼角还挂着泪滴,不过已开始玩着手中的红色咖啡杯了。嘴角上扬。
这个咖啡杯是爸爸的酒杯,是目前最喜欢的一个。他说杯子好看,用来喝酒巴适。刚才却因为女儿的行为生气了呢。然后又因为女儿的一阵哭而妥协了。
“你!打鼓?打烂,手给你划到!”爸爸说出这句话时候,可以用咬牙切齿来形容。一边说一边拿走女儿手中的杯子。 随着就是女儿“哇!……哇!我要,我要打鼓!”
“过来,妈妈抱抱!”我看到她的眼泪,她的难过,叫她过来挨着我。她是被外公吓着了。以往一直什么都依她的外公居然这么凶。
“啊!哇!”哭得更伤心,坐在我的腿上,摇晃着说“我要打鼓。”
替她擦去眼泪说:“外公怕杯子打碎了,划伤你的手。”其实,心里觉得玩会也没什么。因为就在吃饭前,爸爸出去干活时候,我已允许女儿玩过一次。
当时吃过早饭,我正在洗碗,她突发奇想地跑去拿出酒杯说:“我要打鼓,妈妈给我用下筷子。”我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我给了她一双筷子。她还拿出一个不锈钢盆子,一个碗,小的上面盖个大的,不锈钢盆子最大,盖在最上面。用筷子敲打时候还会晃动。看她开心的模样我只说了一句“自己小心点,别打坏了外公的酒杯。”
我以为她会一个一个碗口向上,一个一个敲打,谁知道她是这样玩的,所以小孩天生就有创造力,不要去扼杀。让她自由发挥。
此时爸爸看到外孙哭得很伤心。又赶紧拿出了杯子,“拿去拿去!”
我说:“你不给她就不要给她,她哭了你又给她了……”对此感到无奈。
女儿看看外公又看看我,破涕为笑。拿着杯子,又拿出一个碗和筷子,她把碗盖在杯子上,在上面敲打。“妈妈,我还要一个大碗。”她想找那个不锈钢盆子。不过现在已装上了东西。只好说:“就这两个也可以的,玩吧!”
她也没有继续要不锈钢盆,而是自己玩上了。
最后杯子没有被打碎,玩够了她就又来找我玩了。
我知道我也不应该在爸爸做出那一系列动作后说话。应该过后说。可是在爸爸面前有时就是忍不住,如果过后说,我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对于这件事,看出来两代人带孩子的观念不同。孩子只要一闹马上就妥协了,也不管开始的做法谁对谁错。
其实也不存在谁对谁错,而是站的角度不同。就拿这件事来说,老一辈的觉得孩子玩玩具之类很危险,万一打碎了就会划伤手,应该在没有发生前就杜绝。
而我的想法就是在安全情况下可以让她玩,觉得这个并没有那么的可怕。就算打碎了,也就是一个杯子一个碗,以后她可能不再碰,也可能会更加小心让东西不打碎。
很多时候夫妻在带孩子方面都会意见不合的,都可以商量着怎么把孩子教育好,又不伤一家人的心。
我想爸爸不会生我气,不知道他过后怎么想。因为好几次都是不让孩子碰他认为的危险品,我也会想想是不是应该不碰。
育儿路就是一条漫长路,初为人母的我们也没有经过培训的,只好跟着孩子一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