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9,将真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提出活动
设计问题提出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关键词:附加价值、学习机会、学习投入。
1.相对于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具有附加价值。
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方面。对于学生,问题提出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数学理解,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从哪里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对于教师,问题提出提供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的机会。
2.问题提出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后的交流、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后的交流、总结和反思。
3.用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活动促进学生的投入。
包括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斯威夫特这三者的部分或全部组合。(2012,张娜)
(二)设计问题提出活动的基本路径。
1.关注数学意义,找到问题提出的关键点。
2.关注挑战、开放和有趣,设计问题提出的情境。
3.关注问题单的设计,为学生的问题提出提供支持。
如在问题单上呈现学生的四种算法后,提出要求:观察以上几种 计算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 这些方法,请你提出值得继续 思考 的数学问题。
再如,书中举了学生针对课题提问,会提出类似:特点是什么,体积怎么求,如何 应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能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线索,但因为没有产生太多的冲突,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还可以设计:想办法制作圆柱、圆锥各一个,材料不限。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猜想?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将这些想法记录在表中。
包括:我是如何制作的?我有什么发现?我最感兴趣、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是什么?
【思】这几个问题很不错,比起我们之前所提的,更加精准,更指向于学生自己的内部思考。但也相对来说,不太聚焦。我们之前在解决问题当中,往往指向于学生的问题解决。
4.预设学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问题提出活动的合理性。
【思】预设及反思合理性,我觉得对于老师来说不算是最难的。在教学当中最难的是,如何能从众多学生的不同问题当中进行聚焦,寻找到与本节课目标吻合,又确实是学生想解决的问题,并展开教学活动。
【今日小纸条】昨晚3点过才睡觉,部门的一位同事与我差不多时间,另一位直接通宵。下午怎么叫他们回去,都还是工作到了3点半。我下午回到家,直接闷头就睡,6点过满给我电话,说她加班才回家,我以为是第二天早上6点过了。第一个想法是:天啊,又一个同事加班通宵;我得起床了上班,让她回家睡觉。七点过接了小丽的电话,也没有完全醒过来,又继续睡到快作八点,快递的电话来了,必须下楼取件才彻底苏醒。哎,我们的工作怎么就如此了?减负,什么时候能减老师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