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三五:眼里揉不得一粒沙

《传习录》三三五:眼里揉不得一粒沙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5-28 07:45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三五:眼里揉不得一粒沙

    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

    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人还是要有“立命”的意识,所谓“立命”,立则存之,不立则废之。人的生命当然不是轻易就能废掉的,但人之为人的意义却是靠强烈的“立命”意识才能够真正立起来的。多少人到垂垂老矣时,并没有留下什么靠谱的生命意义,根本愿意便在于缺乏“立命”的意识。

    王阳明之所以反复强调所谓的“真切”功夫,根本上来讲,“致良知”这种具有极强内在性的功夫,哪里是能够依靠外在视角去评判的,下没下功夫,下没下真切功夫,所下的真切功夫有没有真正达到“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程度,只有自己知道。

    有没有下“致良知”的真切功夫,在外人看来,是难以分辨的。在自己看来却是一目了然的。就像一位长期追随王阳明学习“致良知”的学友说的那样——“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那萌发的“纤毫”私意,倘没有“戒慎恐惧”的功夫,倘没有从“致良知”角度的有意重视和放大,是很容易变得“不睹不闻”、不以为意的。

    关于“不睹不闻”,有很多种不同的意蕴和视角。他人所“不睹不闻”处,恰是自己当“戒慎恐惧”的所在,这是《中庸》的观点。自己所“不睹不闻”处,或许是“当睹当闻”的麻木,或许是心体的麻痹。这是阳明先生的观点。

    对一点点私意不以为然时,会麻木我们的心体,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以致于我们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为此,王阳明打了个比方,将那一点点私欲比作眼里的沙子。一点点沙子,足以让眼睛无法客观地看,足以让我们“不睹不闻”,足以让心体发生偏颇。

    先生曾经对追随他求学的弟子说:“心体上不能有纤毫私念存留、执着,就像眼睛里不能有纤毫的灰尘、沙子存在一样。眼睛中的灰尘、沙子能有多少?但就是那纤毫的存在便能让人满眼都是昏天黑地的。”

    先生又说:“这个念头不但是指私念,即便是好的念头也不能有纤毫的存留、执着。就如同眼里放进些金玉屑,眼睛也是无法正常睁开看东西的。”

    佛家修行者为帮助弟子们戒除色相的影响,流传有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名字叫“女人是老虎”。禅师为告诫弟子远离女子色相的影响,不断地向弟子们灌输“女人是老虎”的意识,教大家遇见了赶紧要躲开。有一天,禅师和一个弟子下山去化斋。走到一条小河边时,恰巧碰到一年轻女子想要过河却无法涉水。弟子当然牢记师父的教诲——“女人是老虎”远远地躲开装作没看见。禅师则走上前去,背起女子便过了河。事后,师徒两人继续向前走。翻过一座山后,小和尚忍不住质问禅师:“女人是老虎,老师为什么要背那女子过河呢?”

    禅师听后哈哈大笑,他说:“我帮她过河时,过了河便放下了。你却是不肯放下,将那‘老虎’背了一路”。小和尚恍然有所领悟。

    当我们心中先存了某种念头时,不拘这个念头是私心杂念,还是自以为是的好的念头,一旦我们执著于这个念头,便难以真正见到自己的“心体”。道家讲人人都可以“画符”,只要能摒绝自己的念头,待到一念不生的瞬间,便可以下笔,此时如同盘古开天前的混沌状态,保持笔下的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就是了。问题是,须臾八万四千念,谁能让自己真正做到一念不生呢?

    第二个关于戒除色相诱惑的佛家故事出自禅宗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在《屁囊歌》中这样写道:“屎尿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

    认真想一想,色相诱惑这件事真的如禅师和达摩祖师所讲的那样耸人听闻和不堪吗?显然不是,不过是因为出家人要追求“明心见性”,要真正觉见到自己的本性,矫枉必须过正,定要绕过那“一粒沙”的影响罢了。一粒沙便足以蒙蔽人的双眼,一个念便足以懵逼人的本心本性。

    眼里揉不得一粒沙,“立命”功夫来不得半点含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三五:眼里揉不得一粒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ph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