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章,教育机构都在鼓吹“五年实现财务自由”,“从月薪五千到年薪百万”,这些标题下,隐藏的是急功近利的心,而急功近利,是成功最大的敌人之一。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出身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大学已经把家里的积蓄消耗的差不多了。
家里老人还有一些积蓄,但我认为这些都应该留给老人养老,以后的人生路该我自己来走了。现在我参加工作,以后需要买房、买车、结婚,乃至以后的子女教育,这些有且只能有我自己来承担。
现在所在城市的楼市均价是八千,工资扣除五险一金,算上补贴后堪堪到四千。每月房租水电,吃穿用度大致在两千左右。算上年终奖,节省的话,大致可以储蓄三万元。
刚需购房的话,起码要90平米,7000一平,共63万。首付四成约24万,还剩约40万,二十年还清的话,算上利息,每个月须还按揭约2000元。
以后工资会涨但物价也会涨,如果没有大额增长,自己需要8年主动节俭,然后再有二十年的被动节俭才能在法律意义上在二线城市拥有一套中档的房子。
一线城市,房价与工资倒挂严重,工资不低也可能一辈子买不到令人基本满意的房子,要么小,要么远。
而二线城市,基本还能实现月薪等于房价,但就个人而言,工薪阶层最须达到的两个目标是,1.达到本城市平均工资水平,2.达到本城市平均工资的二倍。
做不到这两点,再会省钱也做不到基本的自信。
本地2018年夏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7131元,平均月薪4000元至6000元的职位占职位总量的35.1%,8000元以上的占24.4%。具体来看,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平均月薪最高,为9647元;其次为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月薪为8672元;再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平均月薪为8419元。
行业选择有时候比能力对自己的影响更大,毕竟,对于两个可选项,选出哪个更好靠运气,而努力程度和能力需要长时间坚持而这些本来就是那个选择都会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