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文说课稿样例】 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说课稿样例】 两小儿辩日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16:22 被阅读0次

【文言文说课稿样例】

两小儿辩日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小儿辩日》(板书)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围绕着“科学精神”编排课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两小儿辩日》通过孔子无法判定两个小孩儿对太阳离地远近的争论,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习本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学古文的方法,能够借助工具书或注释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但是由于积累不够,个体有差异,要独自理解篇文言文还有困难,因此需要教师从旁协助,通过语言直观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文章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情况,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本单元的要素,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辩” 等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朗读与体会,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句意思,领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五、说教学学法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以“朗读”贯穿全文教学,既可发挥教材的优势,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我选择“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析、在读中感悟”“三读法”来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读、说、辨、思”,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的教学需一个课时。

课前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部分生字新词,大声朗读课文,记录自己不懂得地方。带着问题听课,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从“学会”慢慢走向“会学”。

教学过程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抛出一个话题:有一天,学问渊博的孔子却回答不出两个孩子的问题,

由此设疑,引发学生畅谈,顺势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这样的悬念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本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分析课题,畅谈所得。顺势针对生字词“辩”进行讲解,指导学生书写。

其次,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听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通过点名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断句,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比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再次,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词“也”及反问句,指导学生用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式读出反问语气。

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如跟着录音朗读、小组互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准、读通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朗读熟悉课文,增强文言文的语感。

环节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请学生结合课文旁边的注释以及已有的经验自由疏通文意,并将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圈画出来,师生合作交流讨论解决。

例如:孔子东游中 “东”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可理解为“向东”;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易写错,提醒学生注意应为通假字“智”;

    “日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可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其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同桌之间一个学生讲,一个学生一听,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最后,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适当想象,创意讲故事。

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疏通文意,从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自学古文的能力。

环节四:研读课文,读悟文理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

1.两个孩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不难从文中找出观点和依据。我会顺势追问:

2.他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判断太阳距离人远近的?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从人眼看见的太阳大小的角度来判断太阳距离远近的。(板书 大小)

有的学生可能说是根据太阳给人感觉温度不一样来判断的。(板书  温度)

我再引导学生辨析:

3.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看起来的大小与地球的距离无关,太阳的温度高低也和地球的距离无关。

再引导学生思考: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文中读到了怎样的两小儿?怎样的孔子?

学生可能会说两小儿很聪明,善于思考,而且善于质疑。

孔子实事求是,对于他不能判断的事情,他也没有武断,妄下定论。

引导学生发现:连孔子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习真是无止境的道理。

最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

这样的设计,问题有层次,有深度,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人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望,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以教师小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

基础型作业: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发展型作业: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章内容,我设计了          (的板书),它直观形象,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使学习的内容变得清晰。

2023.6.6

相关文章

  •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

  • 学篆|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先秦 ·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两小儿辩日

    刚刚发下来的阅读材料中谈到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都学过,孔子最终解答不了两个小孩的问题,记得当时的...

  • 两小儿辩日

    A"很多时候,身边有些朋友,他们想要抓很多信息、知识等等,而且最好是有人总结好的,哪些是段落大意、哪些是中心思想,...

  • 两小儿辩日

    这是我讲给孙子们听的故事。 那年,齐国开始使用铁犁,农田开了很多,犁地用牛,孩子解放。齐国没有仗打,土围子里都是野...

  • 两小儿辩日

    【先秦】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 两小儿辩日

    马蹄踏在土路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一位灰白了鬓的老人,在马上仰头,看了看那炙热的骄阳,轻轻的叹了口气。远处,隐隐...

  • 两小儿辩日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文言文,名叫《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两...

  •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文说课稿样例】 两小儿辩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qw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