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警官,你可要听我说呀,阿姨都吓死了,这个事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周阿姨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
梁明很无奈,刚被分配到刑警队三个月,一直跟着师傅王力军,从来没有自己单独做过笔录,这一次不但选在了自己最熟悉的警察局以外的地方,还是在医院,面对一个吓晕过去的老阿姨。
梁明心想,看来这个阿姨不是重要人物,要不师傅不可能单独交给他去做。
想到这里,梁明不安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
他坐到其中一张床上,示意阿姨坐到他对面去。
周阿姨极不情愿的坐了过去,眼神里满是哀怨。
“那下面询问开始,不用紧张,就是简单问话。”
周阿姨突然停止了絮叨,开始配合起来。
这突然的转变,到让梁明有些摸不着头脑。
梁明打开本子,开始记录。
"姓名?"
"周绘芳。"
“性别”
"性别还要问啊,你说呢!”周绘芳有点不耐烦。
“例行公事,你就回答就好,别说无关的话”梁明严肃的表情,让周绘芳心理有点忐忑。”
“女。”周绘芳低下头小声咕哝了一句,以表她的不满,眼睛时不时地瞥向梁明。
“年龄”
“54周岁”
“工作单位”
“齐铭大学博士楼6号楼女寝阿姨”
“你认识苏青蓝吗?”
“不认识,不认识”周绘芳突然抬头,双手摇个不停,恨不得立刻撇清关系。
“不认识?你是寝室阿姨竟然不认识苏青蓝!”梁明停止记录抬头对着苏青蓝说。
“博士楼有5层,每一层有30个房间,加起来150人,我怎么可能每个都认识。”周绘芳说
“那你总见过苏青蓝吧!”
“见过肯定见过!”
“那你还说不认识。”
“见过也不代表认识啊,也就两三面而已,我也不是天天都上班,我们几个阿姨轮流倒班。尤其疫情,学生进进出出的都带着口罩,更是认不出谁是谁。”
这话到说的没错,疫情突然来袭,学生老师只要出现在公共场合,都得带口罩。“那你什么时候见过的苏青蓝,还记得吗?”
“记不太清什么时候了,应该是这学期,有两次她下楼取外卖,可能着急忘带了口罩,我正好经过,听到外卖小哥喊的苏青蓝外卖到了。”周绘芳眼睛倾斜着看向天花板,一副努力回想的样子。
“说说你印象中的苏青蓝。”
“瘦瘦高高的,长得很清秀。”
“你最近一次见到苏青蓝的情景你在努力回忆回忆,比如,她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或者从其他人那里听说过她不寻常的地方。”
周绘芳沉默了一会,真的在认真思考。“哦对了!上个月,有个阿姨说501那个女生有好几次夜不归寝。
“哪个阿姨说的,你知道她去了哪里嘛?”
“当然不知道!那是人家的私事,是王阿姨说的。”
“王兰?”
“对,王兰。”
“她怎么知道501夜不归寝室的。”
“还是疫情啊,按照学校要求,学生在疫情这段期间无故尽量减少外出,博士管控稍微松一点,如果确有原因,不归寝室的,应持当日假条,交由宿管阿姨登记。所以苏青蓝应该是在王阿姨那里做了登记。”
这一点,周绘芳没有说谎,梁明已经看过了那本记录,并且苏青蓝请假的那几晚都是王兰值班,梁明也和苏青蓝的导师也确认了这件事儿,苏青蓝犯了胃溃疡,得跑医院开药,上个月也就是5月份,苏青蓝一共请了三次假。
因为学校偏远,齐铭大学又地处新开发的区域,周边都是在建的建筑,附近并无综合性医院,通向市中心的就每天的两班客车,而到了市区已经大半天过去了,再赶到最近的综合性医院,还要花上2个小时,加上医院的排队等候,有时候当天根本看不上医生。所以学生经常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过去排队看医生,然后赶第二天下午的客车返回,来来回回得花上两天时间。
梁明证实了周绘芳没有说谎,但他不知道,就是这三天,和苏青蓝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