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学习的一个内容是,厉害的人是怎样分析问题的?
这个问题是我在知乎上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我将表述的一切都是在知乎上,别人已经表述过的观点就是我在做一个学习总结的过程。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其中一个大神这样说道:
但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表面问题,什么是本质问题,那如何去找到本质问题呢?
在这里面提到了两个词语:表面和本质。
这两个词语就是你所理解的意思,表面的问题就是说你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性的原因,那需要我们去找到问题,实质性的原因是什么才会产生这个问题?
如何做到以上三个问题呢?
首先你首先你要明白问题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解释道,问题就是期望于现状的落差部分。
当你所期望的目标没有达成,然后现状又比期望的落差要大的时候,那就是问题产生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产生了落差呢?它又在哪里呢?这才是问题的重点。要解决一个问题,得先弄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别急于给出方案。
第1点,学会如何描述一个问题。
应该是学会如何精确的描述一个问题。
第1步,明确期望值。
你的目标是什么?正常情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目标是不是可衡量的呢?
第2步,精确定位现状。
明确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把事实和观点混淆在一起,于是在描述问题的时候,总是浮于表面现象,而远离了它的本质问题。
我们描述现状的时候,应该用大量的事实来构筑,而不是观点。
那什么是事实呢?事实就是客观的体现。
第3步,用落差精准描述问题。
表面问题是有本质问题导致的现状,而我们常把症状当成了问题的本身,而急于去消除它,从而忽略了本质问题,那我们首先要找寻到本质问题是什么?如何找到这个答案,那就是:
别盯着问题看!
这个的解释是,不要盯着问题的表面症状或者表面现象去看待问题。不然很容易当局者迷。
那为什么会出现落差呢?前文中落差的意思就是期望B与现状B*的差距。那我们要达到期望的目标,是从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某些方法,然后达到期望的目标,也就是作者提到的A方法。
使用方法,达到期望的目标,这是一种途径,那么出现落差,要么就是方法不对,要么就是目标不对,要么就是出现了变量因素。
于是出现了C变量。
A:为了实现B的结果所用的方法。
B:期望值目标值。
C:过程中出现的变量
那这样来说的话,产生落差的原因,或者是来源就有三个:
1.方法或者是方向错误。方向一旦错了,所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南辕北辙。所以说方向很重要。
2.目标不能过高或者不切实际,要学会目标管理,达成可量化、可实行。
3.过程中出现的变量。变量分为内部变量或为内部变量。
其实是一种症状,也就是一种观点,那我们导致这个症状出现的是以上三种情况,那这三种情况是如何去进行分析的呢?
作者提到了他的问题,分析得透析三棱镜,欢迎闪亮登场。
第四步,透析三棱镜
透析三棱镜其实就是从三个方面来解析问题。
1.校准目标—正确的目标很重要
利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
2.区分目标与手段:
A:重构方法
A因素的产生就是为了实现b所用的方法,作者举例说明了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败的区别。
重构方法就是重复原有的方法,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想要有不同的结果,就需要不同的方法。
3.消除变量
这个是排除法,当a,b无问题的,c就是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建立一个寻找问题的基本思考框架,叫象数/理。
任何一个现象背后一定有数据,任何数据的变动,背后一定有道理。那就是现象—数据—道理。
把现象背后的数据分解的越细,看到的问题就会越精准。
那怎么去找到数据背后的道理,有一种方法,叫5why提问法。
这个方法在工业上经常用到,尤其是处理异常的时候,当然5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是个概数。
上面就是作者提到的观点和我学习的内容,很棒,学习到了很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