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周二,多云
有风吹来,带来家乡的消息。家乡的抗疫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摄协要求征集“用影像聚焦疫情”的图片,每个理事都要上交作品,很是遗憾,自己又错过了“非常时期”,发现疫情的前一天,带宝宝回了南京,避开了这次抗疫行动。
身在宁,心牵苏。每日,关注着苏州疫情的动态,关心着家乡疫情数据的变化。
春回大地,携手抗疫。面对疫情,摄影人以独特的视角,真实记录下非常时期的动人画面。面对疫情,写作人以敏锐的笔尖,抒写着特殊深刻感人时刻。看着一幅幅来自现场的照片,这些画面朴实生动地展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信念、勇气与希望。读着公众号推出的吴江作协抗疫文学专栏“春的消息”,每一位写作者,把自己在这段特殊日子里的所思所想,用心记录,完整呈现:“看春水跃上枝头,还你一个姹紫嫣红。”
春天来了,玉兰在树梢等待绽放。“虽隔离,但我们的心更近了”、“前方幕后,他们唱响同一首歌”,文友饱含深情的文字,为所有人传递出某种信念,某种动力。
不管是医护工作者,还是自觉加入“抗疫”一线的志愿志愿着,或者是自觉排队的百姓,安心居家的老人,所有的一切,都是这场没有硝烟中的无名英雄。有朋友说,苏州的温和,在这场凛冽的寒风中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有风的日子,树木会唱歌。风中夹杂着早春的气息,有梅花淡淡的清香。刷朋友圈,看到九院好友发的微信“采样、洗手,手指都浸烂了,与阿汤好像在竞赛,”管妹妹在连续工作八小时,累计完成四千六百人次的采样后,终于能在休息时间发条微信了。她只是所有抗疫队伍中的其中一名,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默默地付出。
风吹走了阴雨,久违的太阳终于带来温暖。期待风和阳光一起,尽快驱散疫情的阴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