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网络深似海,从此隐私是路人。”这句话对于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如此快速且个人信息的安全堪忧形容的很贴切。
后河君刚开始听到“大数据”这个词的时候是懵懂的,当时有朋友这么简单的给后河君解释:
我们现在注册什么平台的账号,都被要求绑定电话号码,以前注册过的号码没有绑定的也会被要求绑定不然无法正常使用;
我们一些互联网平台账号如果要进行一些高权限的设置,也会被要求绑定身份证才可以进行操作;
有一些大型的平台,涉及到金钱或者风险较大的注册时,除了要填电话和身份证号,还要求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视频认证。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单纯点的人会觉得是正常的注册程序,平台只是确认这个账号是谁在用,确认对应的责任人是谁,需要对自己的言论或者行为负责,防止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在网络上发生,只是一种平台的责任监督,并没有什么,这是合理的。(其实后河君不知道大数据之前一直就是这么想的)
事实上对运营者来说并不只有这么点的作用,你有没有想过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信息提交至运营商的后台,像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的大boss,使用它们产品的用户有多少?那么它们运营后台的数据又有多少?几乎覆盖每一个人,可以想象这个数据的庞大性。
单单是收集电话和身份证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你在互联网上使用你的账号留下的生活轨迹,这才是所谓的大数据,这才是各大运营商们争相抢夺的财富。
为什么说我们用户的生活轨迹形成的大数据是运营商们争夺的财富?
你可以想象,比如你在淘宝上买东西,你经常买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可以分析出用户的性别、年龄阶段、需求类型、消费水平,如果商家们能拿到这样一份数据,整合起来,他们可以精准地寻找到自己的需求客户,这样来说是非常节省资源消耗的;
又或者你用的微信,你平常发布的朋友圈、你的微信联系人、你的微信运动、你的微信支付等等,可以分析出你的人脉关系、你的日常作息、你的运动规律、你的生活范围和你的消费动态,基本的人物肖像已经被智能描绘出来了,这样一份数据如果被拿出来做任何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只是简单的两个例子,还有更多我们生活中都没有注意的生活习惯已经被我们慢慢所接受,比如共享单车、WiFi的使用,网上订购外卖、网上超市、网上订购飞机票和火车票,我们的生活轨迹无时无刻不暴露在互联网上,真是细思极恐!
或许这在目前现阶段来说并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现在还处于收集阶段,但是如果后续数据库收集成熟,被运用起来,就会有一种被智能掌控的被动,连基本的隐私都没有了。
虽然说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这几个词,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来的太快,我们并没有做好管控的准备,完全有种被病毒入侵的无力感。
换句话说,我们的个人信息提交出去,目前都是有所谓注册时勾选的协议在维护着我们仅存的隐私,但是真的有用吗?
生活中被各种推销、诈骗的信息骚扰,我们的个人信息为什么会在那些人的手中?为什么还是感觉我们的隐私在被“裸奔”?现在的互联网安全保护并没有让网民们感到所谓的安全感。
有些人说肯定是你买东西收的快递没注意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销毁,或者是你订外卖吃完后没把订单上的个人信息销毁。
excuse me!能不那么天真吗?你真的觉得现实中我们的个人信息是靠信息买卖商组队去垃圾堆里捡垃圾捡来的吗?然后拼凑起来之后再进行信息买卖的吗?
灰色行业中的信息买卖都是“高智商”的玩物,通过之前央视“3.15”的曝光,才真正认识到信息买卖灰色行业的发展迅速和庞大,也感觉到我们隐私泄露造成的危害性及恐怖性。
其实做好信息安全不是光靠我们手撕销毁“个人信息”就可以保证安全,毕竟这是整个互联网生态圈目前的一个大弊端,需要实施对应的强有力的政策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控;
目前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罪名都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方可追究刑事责任,目前认定“情节严重”没有统一标准;
且此类罪名的案件全国查办数量不大,司法机关办案经验不多,在已办理的案件中,一般以非法获取公民信息1万条以上作为定罪参考依据,而且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
据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和“两高”司法解释,将会对数据行业现行做法产生巨大冲击。
后河君只能说,互联网大数据来的如此之快,发展也如此之快,希望国家对网民们实施的保护政策也能快速的跟上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大趋势。
网友评论